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达州教师张恒20余年写下11本教育思考日记
2023年09月11日 16:2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1日电 2023年9月10日,是中国第39个教师节。在达州万源有这样一位老师,26年来,躬耕讲台育桃李,家访足迹遍布万源31个乡镇;笔耕不辍,写下了11本厚厚的教育思考日记,20万字教育感言。

  1997年,张恒毕业后来到万源河口中学任教。2004年,通过考调进入万源中学。张恒是土生土长的万源人,这里承载着他几乎所有的懵懂和青春岁月,而万源中学曾是他的启蒙学堂,如今变成了他的逐梦殿堂。

  在张恒的办公桌上,经常可以看到一本本整齐笔记本。从2016年担任年级组长以来,张恒开始坚持写教育思考日记,至今七年时间,他已写下厚厚的11本,共计20万余字。从成为一名数学老师开始,张恒就把“用心、耐心、细心”作为他教育工作的座右铭,这样的教育理念贯穿于他的教学以及与学生的相处中。

  张恒说,好记性不容烂笔头,教育思考日记能够帮助他总结教学经验,分析不足,根据不同的阶段和要求进行调整,更能提升教研能力的培养,讲究方法,提高效率。“数学这门学科,绝不能用题海战术。精彩有效的课堂,应该是用学科术语、学科思维、学科逻辑去引领,数学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应该利用数学本身的简洁、严密之美带领学生有效认知、高效学习。”张恒是这样理解数学课堂的。

  在学生口中,他是令人敬畏的“恒哥”。26年来,他的足迹遍布万源31个乡镇,家访300余次,行走1000多公里,累计资助3万多元,把袁东等5名贫困学生送入大学校园。

  在长达26年的班主任工作历程中,他坚持以爱育人。他一直坚信爱是一缕金色阳光,温暖并照亮孩子的心灵。

  2017年冬季,正值高一学习的关键时刻,平时成绩一向优秀的袁东,学习成绩出现了明显下降。细心的张老师经过耐心了解询问,得知袁东的家庭条件不好,是精准贫困户,父亲在外面打工因病住进了医院,突来的病情,高额的医疗费用,给本不宽裕的农村家庭一个沉重的打击。一向乖巧懂事、阳光活泼的袁东同学骤然变得闷闷不乐、郁郁寡欢。看着愁眉不展的袁东,张恒老师泛起了阵阵心疼。私下找袁东谈话,不仅在精神上给予他鼓励,学习上更多指导,并且决定每月给袁东同学500元生活费,首先确保他的基本生活不出问题,保障这个善良优秀的农家学子能够安心学习。在张老师的鼓励帮助下,袁东对自己也有了更多信心,身心状态有了很大改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终以697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

  二十余年孜孜以求,张恒老师积极参加省市赛课活动,两次获得达州市一等奖,微课获省级二等奖,指导黄少林、马成等青年教师赛课获得达州市一等奖。2019年,他被评为“达州市级优秀教师”,2023年被评为达州市优秀党员,5次被评为“万源市优秀教师”,10余次被评为“万源中学先进个人”。不懈地耕耘,换来了累累硕果,所教班级中走出了1名清华学生,100余名985高校学生,300余名一本大学生。(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