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3日电 (曾思雨) 十年前,中国跨越千年,以“一带一路”之名,提出伟大倡议,承载文明之光,孕育新的希望。十年里,丝路文化得以重塑,一个个“惠民工程”“合作丰碑”“友谊故事”在这条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上熠熠生辉。
十年来,扬帆出海的中国电建水电七局,也以实际行动和丰硕成果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愿景变成一个个实景,化作一份份实惠,照进人们的生活,向需要它的方向延伸……
大道远行 所盼皆成实景
8月的巴基斯坦,瓜果飘香,凯撒正将丰收的水果运到南部沿途城镇售卖。“路平车稳,运输时间大大缩短,果蔬不易损坏能卖好价钱,实现收入翻番。”中巴经济走廊最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PKM高速公路的建成让不少“巴铁兄弟”捧上“金饭碗”。
“不仅如此,‘一带一路’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缓解‘用电荒’,镶嵌的数颗‘绿宝石’点亮了我们生活,灯下黑、熬酷暑等苦日子基本过去了。”

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水电投资项目——卡洛特水电站正源源不断地提供清洁廉价可持续的电能,年发电量能满足当地500万人用电需求;目前巴境内已建最大水电站——塔贝拉水电站,仍在继续扩建增容,建成后总装机容量将占巴基斯坦全国电力装机的25%;被誉为巴基斯坦的“三峡工程”——巴沙水电站大坝如火如荼建设中,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最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年发电量可满足巴基斯坦750多万个家庭日常用电需求……
“你们是巴基斯坦亲密而强大的发展伙伴和朋友,在基建、建筑、铁路及新能源等领域的专业、卓越和成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期待进一步加强合作。”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到访水电七局总部,由衷感谢中国企业深度融入和服务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
在中亚勾勒山河锦绣图,在东南亚奏响“时代奋进交响曲”。
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生产链在海外建设项目——印尼雅万高铁是印尼乃至东南亚首条高铁线路,中印尼两国领导人高度关注,共同视频见证高铁试验运行。“全长142公里,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通车后首都雅加达到万隆的行车时间将从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车上还能‘立硬币’。”

丝路上的“教育明珠”——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书声琅琅,它是中国高校首所海外分校,也是加深马中友谊、扩大马中交流与合作的又一座坚实桥梁,获中国建筑工程(境外工程)鲁班奖;隔海相望,菲律宾吕宋岛上深蓝色“幕布”正迅速铺开,数以万计的光伏板肆意吸收着太阳能量,海“蓝”岛全天候为民众创造“绿光”……
塞尔维亚、波黑、北马其顿、苏丹、越南……“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年里,水电七局先后在20多个多家和地区,参与建设77个海外项目,涉及水利电力、新能源、高铁、公路、房建、市政、煤矿、机电安装、装备制造等多个业务领域,助力“丝路”联通更密、沟通更强、合作更多、口碑更好,生动展现“一带一路”壮阔画卷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丰硕成果。
大道远行 所链皆得实惠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单单以“百舰万人牵浪行”之势出海参与单一土建施工,已不再适应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求。水电七局深化改革,创新模式,延伸上下游触角,多元发展。

水电七局以EPC交钥匙合同模式承建的PKM高速公路项目,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加大科研攻关、强化现场履约等一揽子措施,实现提前13天整体竣工目标,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和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卡洛特水电站项目将土建施工、金属结构制造、机电安装等“打包营销”,实现“1+1+1>3”协同成效;投资建设的巴沙大坝标项目砂石系统是亚洲最大砂石加工系统,设计处理能力每小时3200吨,成品骨料生产能力每小时2600吨……
深度参与新能源项目建设,助力全球绿色能源发展。在风光储氢等方面持续发力,总装机规模超1GW,初步构建起新能源“设计-采购-施工”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合作共赢”,水电七局全力推行属地化用工。减少中方作业人员,为当地民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目前用工本土化率超85%。
通过“师带徒”、专项技能培训、技能比武、岗位练功,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机械设备操作手、普通技术工人、物流行政等管理人员、建筑工程师等数万人。
“不少当地雇员从“徒弟”变成“师傅”,一人教带十几个当地新手”新的希望正像阳光照亮更远的路。
大道远行 所研皆结硕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际,正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之时。水电七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攻克一项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经受住一个个世界级考验,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高质生产力、核心竞争力。
你见过“大海捞针再引线”吗?将最大单节重32吨的8节叠梁门,精确放入水下100米深且只比它大0.3米的闸门槽内。七局人勇闯科技“无人区”,利用“RTK测量+ROV机器人探测+空气提升”系统,4个月清淤约1.4万立方米,相当于三个标准篮球馆,闸门槽得以清空,紧接着利用吊装一体化平台,采用测量转移与重定义、RTK全站仪、纯水液压抓梁等手段,高效完成检修门分节改造安装,实现水上厘米级定位,最后通过塞尺测定、顶推稳定装置等,解决吊装入槽后门节校正协助封堵问题。
“龙头”问题解决,“龙尾”如何实现挡水,确保下游库区新建厂房的施工条件?七局人克服大型港吊驳船等机械设备无法进入、河床基础条件复杂等问题,造出行业惊叹不已的“定海神针”——单桩最长37米、总重2700余吨的直腹式钢板桩围堰。并通过研制多功能水上施工平台群、长直腹式板桩直立器以及板桩拼插导向器、板桩定向沉设器,研究格体填砂免振冲水夯密实工艺,最终实现钢板桩围堰“滴水不漏”的效果。

“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水电建设中创造了太多奇迹!”在塔贝拉四期扩建完工庆典暨五期开工仪式上,包括巴基斯坦总理在内的各方来宾惊叹点赞。
雅万高铁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如期完成15390块CRTSⅢ型轨道板的预制任务,把中国轨道板施工经验创新优化成果推向国际舞台,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2号隧洞顺利贯通,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相继报道,印尼总统佐科点赞。
回望十年征途,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放眼下一个十年,“一带一路”倡议还将为中国和世界打开新的机遇之窗,这条合作共赢之路,必将继往开来,大道远行,水电七局也将深耕细作再出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