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5日电 (刘刚 杨杰允)近年来,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聚焦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切实提高党建引领促发展的持续性和实效性,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出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党支部+”模式。
“党支部+帮扶力量”结对共建。宜坪乡草坪村党支部积极邀请东西部协作、省农科院、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市中区援彝等多方帮扶力量来村“把脉问诊”,紧紧围绕“互帮互带、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党建结对帮扶工作机制,聚焦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产品销售、品牌打造等,进一步理思路、明举措、谋项目、求发展;以创建市级产业园区为契机,与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搭建“枇杷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乡村振兴专家服务站”和“新时代农民实训基地”,依托帮扶单位优厚的师资力量,引进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获得者”马建英等5名专家深入开展农技培训,示范培育“土专家”和“田秀才”15人,为产业发展储备一批“排头兵”。
“党支部+经营主体”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宜坪乡草坪村悠久的枇杷种植历史为切入口,积极争取中省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资金和东西部协作奖补资金160余万元,引进“亿星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宜坪蜀味宜乡电商平台在村落户,在2000亩枇杷产业基础上补种扩面700余亩,由“散种”转变为“规模种”、由“散卖”转变为“集中卖”,带动160户农户推进枇杷种植,促进产业发展规模化,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9.2万元;成立宜嘉人粮果强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5个村入股联建,采取“村村抱团”的模式运营,实行党组织领导、公司化运营、经理人运作模式,围绕订单农业、资产管护、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式规范集体经济运营,提高集体经济收入。
“党支部+群众”共谋振兴。聚焦枇杷主导产业,推行“支部+产业”和“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不断发挥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通过“院坝会、党建月会、村民代表大会、宜家人农情站”收集民情民意,征求群众在产业发展方面的意见建议,强化品牌打造;采取邀请专家讲解、实地授课、学习观摩等方式,不断提高群众枇杷种植意愿和种植技术,已示范培训“农村家庭能人”200余人,储优备强乡村振兴“主力军”;探索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园区+农户”的服务型发展模式,打造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节会品牌,连续举办4届枇杷丰收节,吸引外地游客2万余人,带动群众销售枇杷逾百万斤,户均增收6000余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