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天府粮仓”稻花香里迎来好“丰”景
2023年09月23日 17:0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3日电 (记者 刘忠俊)9月23日,农历秋分,也是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拥有969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的四川正迎来稻香时节,“天府粮仓”稻花香里处处都是一派好“丰”景。

洪雅“柳江—东岳”示范片高标准农田。王成摄
洪雅“柳江—东岳”示范片高标准农田。王成摄

  水稻是四川第一大粮食作物,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40%以上。眼下,四川省水稻正在陆续收获,丰收的喜悦弥漫在金色的田间。

  巴中市巴州区鼎山镇观坪村,金灿灿的稻穗随风摇曳散发出清香,收割机在金黄色稻田里来回穿梭,经抢收该村1200余亩水稻颗粒归仓。“2023年鼎山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能超50万元人民币,这是巴州区在农业生产中创新性试验‘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户+脱贫户’合作模式后,企业与村民一起迎来的又一个丰年。”四川省级农业企业巴中市恒兴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赵思国称。

  近年来,巴中在鼎山镇、凤溪镇等区域创新推出农业生产新模式,恒兴工贸公司通过与村集体、农户、脱贫户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根据各时节农产品订单需求签订种植合同,再由农户进行种植。这种模式既保障了企业农产品加工原材料供应,也为经营主体、农户、脱贫户等提供了稳定收入。“通过企业运作参与到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链条中来,还能享受国家税收政策支持,仅2023年就已享受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减免12万余元,不管是对农户还是企业,都是件好事。”赵思国表示。

   稻田里机械化栽插。王成摄
稻田里机械化栽插。王成摄

  “孙书记帮销粮,还帮开票,省得来回跑几十公里嘞。”60多岁的张必军和老伴指着手机里的“电子发票”称。老人口中的孙书记是巴中市巴州区税务局驻鼎山镇的第一书记孙海荣,知道乡亲们不会操作开票,去一趟城来回就要几十公里。孙海荣趁秋收之际,与同事们上门为乡亲们作了一次免税农产品电子发票代开辅导。“发票在手机里,微信直接发给购货商,简单又方便。”张必军称。

  而在宣汉县天生镇新芽村粮油生产基地,2台大型收割机正在稻田里忙碌。“一台收割机一天可收稻谷30余亩,只需2台就能在一个星期内把新芽村集中的500亩水稻全部收完。”宣汉县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桂成东称。

  税务干部深入田间了解收割等情况。四川税务供图
税务干部深入田间了解收割等情况。四川税务供图

  “以前,人工收割每亩至少要花300多元,如今换成机器收割每亩只需100元。”村民称,以前请工人收割费时又费力,现在合作社机械化收割省时、省力,还省钱。

  “2023年,合作社享受到了14万余元的增值税和房土两税减免。”桂成东表示,省下的钱一部分用于农机设备维修和采购,另一部分作为企业利润在农户购买服务时,给农户一定折扣,这样农户成本降了,合作社收入增加了,实现了双赢。

  如今,随着农村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四川丘陵山区农机化基础条件薄弱短板正在逐渐补齐,政策红利加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快速发展,让农业劳动强度大幅降低,农户种粮积极性明显有了提升。(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