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广汉缠丝兔”农产品地理标志授权发布会举行
2023年09月23日 20:2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3日电    23日,由广汉市人民政府、德阳市农业农村局指导,广汉市农业农村局主办,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德阳分公司承办的“广汉缠丝兔”农产品地理标志授权发布会在广汉市雒城遗址举行。

  据悉,发布会以“庆丰收·促融合·助振兴”为主题,在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同时,以“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为抓手,促进“广汉缠丝兔”养殖、加工等全产业链条升级和融合发展,助力农民致富、企业增效,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广汉缠丝兔”力量。

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房湖畔、雒城下,一部“广场缠丝兔”宣传片正式拉开了发布会序幕。随后,广汉市农业农村局授权四川省广汉熊家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守嘴狗食品有限公司、广汉市富海食品有限公司、广汉市康达食品有限公司、广汉市三星堆正才旅游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广汉市程达宏发食品有限公司6家标杆企业为“广汉缠丝兔”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单位,同时颁发了授权牌匾和授权证书。

  “广汉缠丝兔”制作技艺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主办方供图
“广汉缠丝兔”制作技艺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主办方供图

  发布会期间,四川省广汉熊家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广汉缠丝兔”农产品地理标志授权使用单位,与广汉市老友肉兔养殖场、广汉安悦家庭农场,签订了肉兔供销协议,产销融合,携手助力“广汉缠丝兔”产业升级为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增效、壮大地方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广汉市年出栏肉兔360万只,许多农户通过养殖肉兔走上了致富路,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广汉缠丝兔”深受消费者喜爱。主办方供图
“广汉缠丝兔”深受消费者喜爱。主办方供图

  据介绍,广汉自清朝起便开始生产制作腌兔,后经改进制作工艺,形成了完整的加工腌制方法,并在民间广为流传,将活兔宰杀后,去掉皮、内脏,用香料加糖、酒、豆豉、豆油、姜等调和,用鸡毛刷将佐料刷入兔腹内,外用细麻线缠捆全身,食者感其线缠兔子,故取名“缠丝兔”,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广汉缠丝兔”具有“一高三低”的独特理化指标,即: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近年来,“广汉缠丝兔”因其独树一帜的品质和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曾吸引多家媒体前往拍摄“广汉缠丝兔”宣传片或纪录片,“广汉缠丝兔”已成为继“三星堆”之后的又一张特色城市名片。

  发布会最后,四川省广汉熊家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守嘴狗食品有限公司、广汉市康达食品有限公司、广汉市三星堆正才旅游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广汉市程达宏发食品有限公司、广汉市富海食品有限公司6家企业代表庄严宣誓:扎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筑牢食品安全屏障,规范生产管理,落实安全责任,接受社会监督,共同推动“广汉缠丝兔”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为打造“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努力奋斗!

  与会企业代表一致表示,此次发布会不仅是对企业发展、品牌信誉和社会责任的认可,更是让企业坚持消费者至上、品质至上,不断提高产品力、创新力,不断提高“广汉缠丝兔”农产品地理标志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实现“广汉缠丝兔”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