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6日电 近日,由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联合主办、伊顿纪德•優教育协办的“无界学习·走向创造:‘大观念’撬动课程转型新实践”研讨会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师上学校举行,吸引了300余名教育业界人士参会。

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党组成员、龙泉驿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璀在致辞中特别指出,举行本次研讨会是跨区域推动龙泉驿区和南岸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区域学校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创新育人模式的主动作为。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书记杨旭红则希望两区能够将“大观念”撬动课程转型、促进教育创新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研讨会上,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张华教授作了《让学生创造着长大——论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主题报告。他强调“大观念”撬动课程转型新实践就是要让一切学科知识都变成学生探究和使用的对象,让一切知识技能都成为发展核心素养的手段,让探究与创造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他提出,学校要把高质量发展界定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个性化的整体发展”“深度学习的‘惑’应从知识困惑转向‘知识与生活场景结合的知识应用的困惑’”“教学中要突出‘概念性理解’‘概念性主题’,注重真实任务、小组合作”“要把知识学习变成学科实践,开发可视化工具,让学变成表现性任务”等专业意见,对未来学校实施“无界学习、走向创新”的育人工作进行了精准指导。
成都市龙泉驿区师上学校校长张周以《通过“三型一力”课程融合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交流发言。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他提出了“时时有课程、处处是课程、人人建课程、生生选课程”的“三型一力”课程实施新主张,通过“学科整合”“横向跨越”“纵向贯通”“横跨纵深”“无界学习”五个进阶式的课程融合与实践,不断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实验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李林灿做了《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与实施》的交流发言。她提出了“大概念”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方案:建立机制、循环推进、开发工具、分享案例。
重庆市巴蜀常春藤学校博物馆式小学校长廖伟做了《人人都是“创生者”,如何全校推进“大观念·大单元”教学》的交流发言。学校以教与学的改进作为愿景,以实施概念驱动的探究性学习为核心,依托教研、科研、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框架整校推进“大观念·大单元”教学。
活动现场还围绕“‘大观念’视域下学校高质量课程与育人转型的实践路径如何设计”这一主题开展沙龙交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