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州泸县:39个晚熟龙眼样品同台角逐
2023年09月27日 16:1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7日电 (曾佐然 陈程一 刘燕)日前,泸州桂圆地标产品2023年泸县晚熟龙眼品鉴会在泸州泸县举行,集中展示泸县近年来在龙眼产业品种结构调整上所取得的成效,以品种展示评优的方式,引领带动泸县龙眼产业高质量发展。

 表彰龙眼金奖。曾佐然 摄
表彰龙眼金奖。曾佐然 摄

  “评优会举办得比较成功,泸县发展了这么多年的新品种,特别是引进的宝石、高宝、秋香等品种,在泸县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希望泸县进一步的做好龙眼的肥水管理,枝叶修剪、梳果等技术的培训,把龙眼种植的更好,泸县龙眼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泸州市农科院执行副院长、评优专家组组长李于兴说。

  据悉,本次品鉴会共有16家龙眼专合社、种植大户参加,选送了39个优良晚熟龙眼样品参评。39个样品没有标注品种、来源、价格,只有一个1—39号的数字进行编号。

  专家组根据果色、个头、均匀度、口感和性状指标测定等综合性状进行综合评分,评选出金奖1名、银奖3名、大穗王1名、大果王1名、高糖王1名、种植能手7名。

  “今天,我在品鉴会上评上了种植能手的奖项,我自己感到很欣慰。我种植农眼有8亩,今年优质龙眼的产量只有2000多斤,但是我的价格卖到了十元至二十元,现在已经卖完了,收入有两万元,十分可观。今后我会把我的龙眼种得更好,效果更优。”泸县潮河镇后湾村龙眼种植能手施丛海高兴地说。

  经过专家评审,潮河镇后湾村种植大户徐怀彬选送的宝石一号荣获金奖,泸州尚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泸县科裕果业专合社、潮河人民政府选送的龙眼获银奖;潮河镇后湾村种植大户徐怀泽选送的风梨穗获得“大穗王”称号,泸县科裕果业专业合作社选送的高宝获得“大果王”称号,海潮镇永兴家庭农场选送醇香获得“高糖王”称号,武万琼、段建华、周世银、周世忠、李鱼洋、徐怀泽、徐怀彬荣获种植能手称号。

  “今天,我们召开泸县龙眼晚熟品种展示评优会,就是要挖掘适合我县种植的晚熟龙眼优新品种,提升龙眼品牌价值,推动龙眼产业更好的发展。”泸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张怀华在致辞中表示,2023年,泸县龙眼种植面积达20.3万亩,龙眼产量达7万吨,产值超7亿元。9月12日至9月19日,泸县成功举办第11届龙眼龙虾节,利用“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带动龙眼销售超1.5万吨,拉动经济消费近2000万元。

  据悉,泸县龙眼具有1500年的种植历史,是我国龙眼优势区域布局重点县,世界晚熟龙眼优势区域中心,四川省龙眼生产第一县,是全国龙眼分布最北缘、最晚熟地区,是农业部命名的“南亚热带名优作物龙眼生产基地”。素有“内陆龙眼基因库”“中国晚熟龙眼之乡”之美誉,所产果品被命名为“中华名果”。先后荣获世界晚熟龙眼优势区域中心、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殊荣。

  近年来,为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泸县政府高度重视龙眼新品种改良工作,与国家荔枝龙眼产业体系和福建农科院等科研院所不断深化合作,从2019年起,泸县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签订院地合作协议,引进高宝、秋香、宝石一号、翠香等龙眼新品种10余个,龙眼熟期从8月底延长至11月中旬,按照“一园一品”“一镇一品”布局,建成龙眼良种高换示范园和采穗圃14个,带动农户自发“高换”良种4万余亩,有机龙眼认证面积达2万亩,优果率比换种前提升20%,亩产值翻2番。2022年新品种初投产,均价每公斤达30元,亩产值翻2番。(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