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州纳溪“三服务”提升各民族群众幸福指数
2023年10月11日 14:4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1日电 (邹立洋)今年以来,泸州市纳溪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通过“一站式”服务、“点对式”服务、“上门式”服务“三服务”,为辖区各民族群众办好事、解难事,提升各民族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站式”服务,按照有人员办事、有制度规范、有健全档案、有经费保障“四有”要求,依托13个镇(街道)、156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设立镇(街道)、村(社区)民族团结服务窗口,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1—2名,服务事项、办理流程、监督公示等制度统一规范上墙,并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全天候为辖区各民族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房屋租赁、证照办理等“一站式”服务,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点对式”服务,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及“五一”“国庆”“春节”等节假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通过LED播放、发送手机短信和微信信息等方式,线上线下,常态化开展民族知识、政策法规知识、民族团结知识等宣传,推送工厂、企业、机关单位等各类市场用工需求信息及保安、保姆、钳工、车工、收银员等岗位招聘信息等300余条,为辖区各民族群众提供多项政策和便民服务,各民族群众幸福指数得到不断提升。

  “上门式”服务,充分发挥对口联系帮扶制度优势,依托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民族工作网络,在指导建立镇(街道)民族团结志愿者服务队13个,志愿者100余人,建立和完善帮扶制度的基础上,区委统战部(民宗局)工作人员会同镇(街道)、村(社区)民族工作网格员,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走乡串户,为各民族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化解矛盾纠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等,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100余件,让辖区各民族群众体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