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7日电 (刘刚 包燕菲)今年以来,乐山市沙湾区积极推动党建引领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党建引领,确保组织到位。坚持高位统筹,建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设立9个工作专班,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工作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县级挂镇街、机关联农村、强村帮弱村”三个帮扶机制,明确县级领导挂联督导镇(街道),区、镇党政领导干部联系村(社区),进一步压实责任、凝聚力量;组建2个专项督查组,实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日督查、周通报、月考评”机制,考评结果纳入目标绩效管理,营造竞争追赶氛围。
支部引领,确保宣传到位。围绕“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探索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的“党建+”工作模式,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设立“红黑榜”,针对严重“脏、乱、差”的农户纳入“黑名单”进行扣分制管理,对“红榜”的通过“评分换积分、积分换物品、积分兑分红”的模式,组织开展“美丽庭院”评选,将主题党日活动开到人居环境整治一线,创新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激发广大群众的内生动力,形成环境整治“人人有责、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党员带头,确保整治到位。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公益上门”和“我爱我家”等志愿服务活动,重点整治公共区域道路、山沟等地段的各种垃圾,掀起“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乡村环境整治热潮。
监督提升,确保常态长效。选派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担任“兼职委员”,认领村(社区)环境“疑难杂症”,开展“经常访、及时记、随手做、及时报”,确保农村环境卫生秩序整治常态长效;抽调“长青树”及其他精干力量,成立人居环境整治日常监督组,定期不定期对全区范围环境卫生进行明查暗访,建立“奖优评先”激励与惩戒机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