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9日电 (张会容 文永琴)10月18日,绵阳市游仙区新桥镇新泉村2社清泉农场内一片繁忙,3台烘干机“隆隆”作响,源源不断往农场运送的稻谷堆成了“小山”。

清泉农场占地面积800平方米,粮食烘干设备容量80千瓦,年烘干粮食5万余吨。“农场共有3台烘干机,每天可以烘干12吨粮食。”清泉农场负责人颜刚说。
烘干机的运转离不开电力的保障,为切实保障秋收期间粮食烘干可靠用电,进入粮食收割季以后,国网绵阳供电公司组织“电管家”深入供区粮食烘干企业,定期对烘干用电设备和供电线路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同时,发放安全用电宣传单、告知用电注意事项,并提供“一对一”技术指导,及时帮助处理各类安全隐患,为粮食颗粒归仓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10月18日上午,“电管家”陈兴明和同事来到清泉农场,仔细对照明、温控、输送带等烘干用电设备,及刀闸、漏电保护器等电力设施进行隐患排查并消缺,并向农场员工讲解了各类设备用电注意事项。
据了解,今年5月,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对新泉村2社实施农网10千伏业扩项目改造,将新泉村2社公变从原来50千伏安增容至200千伏安。有了充足可靠的电力保障,同年8月底,位于新泉村2社的清泉农场粮食烘干基地正式建成,安装烘干设备3套,并向国网绵阳供电公司递交了用电申请。国网绵阳供电公司第一时间安排工作人员上门开展现场勘查,规划供电线路,9月初,为清泉农场架设一条50余米的380伏线路,为烘干设备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充足电力保障。
同时,国网绵阳供电公司持续提升服务质效,针对清泉农场此类用户,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建起“靶向性+高效性”服务网格,开通办电绿色通道,建立用电档案,定期组织“电管家”上门服务,了解用电需求,及时解决客户的用电问题,指导客户安全用电、科学用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