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0日电 近日,支原体肺炎上了热搜,引起公众关注。支原体肺炎感染到底是个什么病?是否传染?怎么治疗?如何预防?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许晓梅详细解答。
“支原体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而是一种大小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微生物。支原体肺炎是指由肺炎支原体感染而引起的肺部炎症。”许晓梅说,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剧烈咳嗽等为主,而且在发热退后咳嗽还可能继续1-2周。同时,也可能出现头痛、咽痛、鼻塞、流涕、耳痛等。
支原体肺炎怎么治疗?许晓梅表示,由于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所以大家所熟悉的青霉素和头孢对肺炎支原体无效。根据《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氟喹诺酮类药物、四环素类抗生素是治疗成人肺炎支原体的常用药物。“但是,对于儿童来说,目前四环素不宜用于8岁以下儿童,氟喹诺酮类禁用于小于18周岁的儿童,因此2023年出版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中仍推荐大环内酯类为首选药物。”
对于许多病人提到的“吃了阿奇霉素不见好”的原因,许晓梅称,一方面如今肺炎支原体的耐药性比较严重,对常用的阿奇霉素、红霉素耐药率都很高。另一方面,可能合并其它细菌或病毒感染,或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免疫损伤等。因此,如果病程迁延发热一直不退,需要在医生评估下进行量身定制的个体化治疗。
同时许晓梅强调,支原体肺炎不属于传染病,但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目前对于支原体感染尚无有效的疫苗。因此建议注意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捂住口鼻,或用手肘或衣袖等遮挡;注意手卫生,使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清洁洗手;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适量运动,增加身体抵抗力,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