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简阳:创新探索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同筑矛盾化解连心“桥”
2023年10月27日 19:4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7日电(吴平华)今年1-9月,简阳市登记受理各类矛盾纠纷5431件,调处率达100%,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为98.1%;市法院新收案件数量同比下降5.7%,实现连续两年下降,诉前成功调解纠纷1246件,调解成功率同比上升了近8个百分点;信访案件比去年同期减少312件次,同比下降14.5%;“110”实接报警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3782件,同比下降5.4%……

  公园城市雄州简阳 ,简阳宣传部 供图
公园城市雄州简阳 ,简阳宣传部 供图

  数字的背后,是简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探索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推动诉源治理与微网实格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和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有力实践。

  创新蹚路,落地见效,何以实施?简阳给出答案:构建“4+18+N”诉源治理组织体系,着力机制创新和多元化解防范矛盾纠纷,依托“综治中心+诉源治理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平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构建“4+18+N”体系

  形成诉源治理“一盘棋”格局

  “在市诉源治理中心指导下,我镇分中心充分发挥村(社区)工作站和微网实格工作点功能,将大量林地边界、房屋占地等农村易发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简阳市三星镇诉源治理分中心负责人说道。

  诉源治理延伸基层“服务触角”。 简阳市委政法委 供图
诉源治理延伸基层“服务触角”。 简阳市委政法委 供图

  为形成诉源治理“一盘棋”格局,简阳着力加强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贯穿诉源治理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市委主要领导亲自谋划、分管领导具体落实,市级部门、镇(街道)、村(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一把手”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督促,推动诉源治理工作由法院主导向“党委领导、法院主推、多方协作”转变,实现诉源治理工作走深走实、提质增效。

  依托“综治中心+诉源治理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平台,融合微网实格,简阳构建了高效畅通的“4+18+N”诉源治理组织体系。在市、镇(街道)、村(社区)、网格4级,纵向建立市诉源治理中心、镇(街道)诉源治理分中心、村(社区)诉源治理工作站、网格诉源治理工作点,统筹推进该市诉源治理工作,防范化解镇(街道)、村(社区)网格点各类矛盾纠纷。市级部门层面,根据矛盾多少、矛盾类别等因素,在法院、检察院、教育局、公安局、司法局等18个重点部门,差异化横向建立市级部门诉源治理分中心,与N个其他市级部门同步推进本系统本行业诉源治理工作。目前,简阳已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联动、一体推进的诉源治理工作格局。

  简阳以不新增机构、不新增编制、不加重财政负担为原则,根据功能定位,按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平台、有资金“五有”要求,标准化落实各级、各单位诉源治理点位保障,夯实诉源治理基础,提升工作质效。该市已建成镇(街道)诉源治理分中心22个,村(社区)诉源治理站291个;18个重点市级部门已整合落实各工作组人员230余人。

  落实“3+1+1机制”

  形成务实高效的诉源治理运转体系

  10月23日,在简阳市简城街道诉源治理分中心,今年以来,该分中心调解矛盾纠纷323件,村(社区)诉源治理工作站调解矛盾纠纷475件,小区诉源治理工作点调解矛盾纠纷581件,调解件数比例形成金字塔形。

  便捷高效背后,是简阳落实统筹调度、信息共享、督导通报和创新评估、考核激励“3+1+1机制”,推进诉源治理运转体系建设的生动写照。

  据介绍,为强化诉源治理统筹调度,简阳市诉源治理中心通过季度联席会,研究重大事项,制定重大政策,审议重大部署,解决重大问题;每季度进行工作拉练,提升各级诉源治理工作实战化水平。镇(街道)、市级部门分中心定期分析研判工作形势,化解突出矛盾。信息共享上,对涉及多部门、多辖区的矛盾纠纷,及时将信息共享至相关部门、属地,共同做好矛盾纠纷预防化解。

  简阳还结合各阶段诉源治理工作重点,通过现场调研、查阅资料等方式,从工作重视、规范建设和矛盾排查三个方面,开展全覆盖专项督导通报。同时,以矛盾纠纷调解率、调解成功率、信访量、110接警数、调解案件转司法诉讼比例等为指标,按权重落实定期评估和年终三方评估机制,对分中心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各镇(街道)分中心负责对村(社区)诉源治理工作质效进行评估,督促工作落实。

  另外,简阳还建立了诉源治理考核激励机制,将工作纳入平安简阳建设和年度综合目标考核。通过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确保诉源治理工作落地见效。

  实施“3项举措”

  形成以调解为主的多元化解防范模式

  简阳市平武镇尤安村是四川省民主法制示范村、成都市十佳乡风文明村。近年来,该村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布局农业、旅游业、建筑业等支柱产业,集体总资产突破1.5亿元。这与该村以德治、法治、自治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与诉源治理相融合,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密不可分。

  如何多途径、多层次引导群众通过非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实现矛盾纠纷应调尽调?

  “简阳从壮大纠纷化解力量、完善纠纷发现化解机制、建好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三个方面入手‘破题’,形成以调解为主的多元化解防范模式,推动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简阳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

  壮大纠纷化解力量方面,简阳将深化诉源治理作为整合基层治理力量、重塑矛盾纠纷排查处置闭环的有效途径,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社会解纷、行政复议、仲裁工作作用,夯实多元解纷基础。截至目前,简阳已登记特邀调解员37人,设立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12个;培育网格员、微网格员、五老乡贤、专业律师、人民调解员等各类社会解纷力量4762人。

  简阳还立足矛盾纠纷源头预防体系建设,针对深化诉源治理过程中出现的专业人才不充足、法治基础不牢固、文明村(社区)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实施人才提质增量、公共法律服务供给、重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5大专项行动,推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发展,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矛盾纠纷发生。(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