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7日电 (曾永强 易俪)近日,在泸州市龙马潭区纪委监委和龙马潭区人民法院联合举办的“警鸣廉·庭审课堂”上,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审计局等重点行业部门120余名关键岗位干部现场接受“沉浸式”警示教育。
庭审中,审判长有序组织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两个多小时的庭审再现了被告人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事实,其“现身说法”让旁听人员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警醒,真切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违法犯罪带来的严重后果和惨痛教训,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纪法教育,树牢纪法意识。
潘某某系原泸州市两江新城建设管理服务中心总工办主任,2011年至2022年,他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监管、项目施工、招标代理审签文件等方面提供帮助,收受贿赂;并通过“打干亲”、违规经营等方式帮助相关人员违规中标获利,持续时间较长,数额巨大。
“看到曾经的同事走上被告席,内心百感交集。一条链子的断裂往往是从最薄弱的环节开始,只要没有顶住第一次吃请、第一次收礼,就会逐步滑入腐败的深渊,最终遭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此前和潘某某共事过的一名干部参加旁听庭审后表示,今后的工作中要以反面典型为镜鉴,面对诱惑、陷阱时,时刻警钟长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为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引导年轻干部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本次庭审活动还选取了30余名区级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参与旁听庭审。
“潘某某的违纪违法脉络非常清晰,从最初收受1万、2万到最后的几十万,职位越来越高,收受金额也越来越大。潘某某的案例启示我们,党员干部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纪法意识,同时也要加大对关键少数的监督力度。”走出庭审现场,区发改局年轻干部赵艳玲极受震撼,感悟颇深。
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把警示教育课堂搬到庭审现场,是龙马潭区纪委监委开展警示教育的重要方式。今年以来,龙马潭区大力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润廉工程”,其中“警钟鸣廉”“沉浸式”课堂是此项系统工程的重要子项目。
该区建立健全警示教育制度机制,利用身边的红色教育资源、党性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等开展场景教育。通过现场参观、旁听庭审、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多种方式,深入分析反面案例背后思想退化变质过程,筑牢廉洁防线,引导党员干部见鉴自省,在身临其境中感知、感悟、感化。
与此同时,区纪委监委还聚焦基层干部、普通党员中存在的基层“微腐败”、党风政风、家风家教等方面存在的典型问题,通过开“小处方”整治“大顽疾”,分层分类对全体党员干部开展靶向教育。通过开展廉政家访、召开干部家属座谈会、赠送廉洁礼包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纪检监察干部家属参与到廉洁教育中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八小时外”监督,让家属和纪检监察干部共同筑牢家庭廉洁防线。
今年以来,制作警示教育片2部,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活动180余场次,开展家风座谈会21次,组织旁听庭审2场次,8千余人次党员干部接受警示教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