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乐至县:医共体改革让群众“好就医”“就好医”
2024年11月06日 20:1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6日电 (吴平华 唐文瑞)一边是县城综合医院人满为患,另一边是乡镇医疗机构门庭冷落,这曾经是一些地方“看病难”的真实写照。

指导外科手术。姚阳摄

  为破解县域内医疗资源不均衡、医疗综合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乐至县自2022年12月成为四川省2023年新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扩面试点县以来,成立了以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为牵头医院的两个医共体总医院,并创新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医疗资源有机联动、合理有序的分级诊疗制度,不断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家庭医生入户。劳动镇供图

  “‘医共体’来了,群众看病更近了。”在乐至县,老百姓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

  在乐至县中医医院门口,一块“乐至县中医医院医共体总医院”的挂牌格外醒目。去年12月底,乐至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乐至县中医医院医共体总医院成立,标志着乐至县医疗服务一体化正式实施。

  据乐至县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县统筹考虑县级医院医疗服务供给能力、区位毗邻、业务联系、发展方向等方面,由乐至县人民医院、乐至县中医医院分别牵头,乐至县精保院、妇计中心、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划分至两个医共体总医院内,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

  医共体内的人、财、物如何管理?遇到难题时,涉及多个部门,又该怎么解决?“医共体总医院对人员、编制、岗位、经费、工作、财务、药物、信息、质量、医保10个方面进行统一运行管理。”乐至县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比如,统筹建设一套医共体业务协同集成平台和共享数据资源中心,医共体内建立医学影像、心电诊断、临床检验、病理检验、消毒供应、远程会诊等中心,数据统一接入到医共体数据中心,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这样就达到了‘紧密’的程度。”

  “我院与成员单位签订了医学影像、医学检验、消毒供应合作协议。”乐至县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乐至县人民医院为15家医共体成员单位提供检验技术指导,为成员单位提供影像诊断3000余例。

  “乡镇卫生院如果没有患者,医共体改革就不算成功。”乐至县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说,为破解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难题,总医院推出大型医院巡查义诊、对口支援、成立乡级帮扶指导驻点医疗队等举措,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这种面对面的指导,让基层医务人员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以达到比以往更紧密的合作。”潘伟表示。

  “通过人才的‘走出去+引进来’,目前我院能独立开展胆囊、阑尾等腹腔镜三级手术共计20余项。”童家镇中心卫生院医务科科长蒲芋玲说。

  “引导慢病、轻症患者到村、乡镇就诊,疑难重症患者到县级医院就诊。”乐至县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总医院畅通上下医疗机构间的转诊绿色通道,建立起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有效降低了群众来回奔波就医的费用。

  今年上半年,乐至县人民医院医共体累计下转6002人次,接收下级医疗机构转入患者6017人次,极大提升了县域整体医疗服务能力。

  2023年以来,家庭医生唐权都会定期到乐至县劳动镇七门村村民杨玉芬家中为她进行身体检查,血压检查结果被实时输入到医生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并上传至健康数据平台。“医生到家里来看病,告诉我怎么注意和治疗,太感谢他们了!”杨玉芬说。

  “我就是在镇上做的腹腔镜手术,今天来复查一下,恢复得不错。”童家镇居民李先生说,“现在镇上也有医术好的医生,不需要跑远了,很方便。”(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