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5日电 “这个好神奇呀,塑料颗粒竟然直接变成了有形状的产品!”“请问这个是怎么生产的?”近日,在长虹双创智能制造工业园里,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不时还传出稚嫩的声音。这群特殊的“客人”来自绵阳各个小学,他们正在长虹开展一场“智”造大探索——工业科技研学活动。
类似的场景不定期就会在长虹上演一次。2024年,长虹智慧显示智能制造产业园、长虹双创智能制造工业园,以及长虹各智慧工厂,共计迎来了3000余名中小学生参观“打卡”,开展科技研学活动。今年,长虹计划将这一数据“刷新”至20000名以上。
数据增长的背后,不只是简单的参观“打卡”,而是代表着长虹“智改数转”的不断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场景的丰富化、多元化,“人工智能+”应用的纵深化、全面化,都将给孩子们带来更多不一样的科技感受,更多的孩子们将在绵阳本地感受长虹制造,乃至中国“智”造的魅力。
在长虹智慧显示工厂,一群中小学的学生正在了解最前沿的人工智能科技应用。AGV小车来回穿梭在生产车间里、机械臂不断在产线上舞动、接入了Deepseek的长虹AI TV和孩子们对答如流....。.在长虹,各种智能化的设备、自动化产线,都令孩子们大开眼界,也让孩子们的研学变得生动有趣。
长虹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通过策划科普展演、主题宣讲、校企合作等活动,长虹持续推动科技文化的大众化传播,让长虹成为中小学生探索科技的阵地,也让“中国科技城”的品牌内涵以更生动的方式融入公众生活,为城市科技文化软实力建设注入独特动能。

“从娃娃抓起”的科技文化培育模式,不仅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科技文化的种子,也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注入可持续发展的青春动能,长虹在充当好“科普驿站”角色的同时,也让“中国科技城”的品牌基因在传承中不断焕新,让“中国科技城”的品牌不只是口号,而是活在每一代人血液中的科技创新的自觉。
而这些看似简单、快速的生产环节背后,实则是“智”造在操控一切。从智能化设备,到全自动化生产线,到智慧工厂,再到智能制造产业园,乃至“云大脑”工业互联网平台,近年来,长虹一直在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以“智改数转”大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传统制造业正在悄无声息地绘制一幅“智”造新图景。
如今,当长虹华丰科技生产车间内,搭载着2000万像素高清工业摄像头的“5G+AI”视觉检测设备,正在以99.98%的检测精准率对复杂连接器表面进行缺陷检测时,长虹新能源碱性电池生产线正在以每分钟750只的生产节拍高速生产着碱锰电池,与此同时,长虹智慧显示工厂的“5G+工业互联网”智能电视大规模定制定产线同步生产着6种不同型号的电视,而这些生产数据都将在长虹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上”流通,也让长虹的制造版图得以顺利运转。
截至目前,长虹已累计投入110余亿元,推进全球22个生产制造基地、66个制造工厂的智能化改造升级,覆盖电视、冰箱、空调、电池、核心部件等14个产品大类;通过首个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工业设备传感连接8.2万台、工业模型8000个,构建工业APP2700个。
近日,2025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以下简称“AWE2025”)在上海圆满举行。作为国内领先的家电制造商,长虹带来AI电视、AI空调、AI冰洗等一系列“AI家电全家桶”惊艳亮相,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媒体、行业专家关注的目光。
“AI+LIFE+HOME”,以家电全面AI化为主题,长虹也释放出了一个积极信号,那就是在“智改数转”持续深入推进的同时,长虹“AI思维”将遍地生花,赋能到长虹制造、产品,以及运营的全过程。
据长虹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长虹大力推动数据要素产业的基础设施和应用实践,在工业互联网、AI应用、核医疗等多方面推出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实现了先进制造、运营管理等领域的成果转化。
一切改变都有迹可循,这些也将不断夯实长虹的制造根基。2025年,在“智改数转”的浪潮中,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长虹将继续以“产业报国”为使命,以“智改数转”为抓手,驶入“AI+”快车道,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助推长虹高质量发展,向着世界一流制造企业阔步前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