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8日电 (胡显丰 周丽)受“双春闰月”民俗影响,祭扫活动贯穿清明假期始终,叠加春游踏青、近郊采摘等需求,形成“祭扫流+旅游流”的复合型出行特征。为应对客流高峰,泸州市投入8500余台客运车辆(含城市公交、巡游、网约出租车、客运班车),清明假期期间累计发送旅客215万人次,全力保障了群众安全顺畅出行。
据悉,针对清明节短时集中出行特点,市运管局提前部署,构建“干支互补、城乡联动”的道路运输网络,加强AA级以上旅游景区、公墓墓区、客运枢纽的运输衔接,严防游客滞留。泸州公交加密南寿山、九狮山、老君山、大龙山、状元山等公墓周边公交线路,满足市民祭祀扫墓出行需求。主城区投入超5000台巡游、网约出租汽车,与高铁站、机场实现动态调度,保障“最后一公里”无缝接驳。道路客运投放2289台客运班车,发往泸县、合江、古蔺、叙永等市内热门区域,以及成都、重庆、宜宾、自贡、乐山等跨市线路,同时,依托“金通工程”全力保障农村群众出行需求。
泸州道路运输还创新服务手段,为旅客特别是老弱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提供免费热水、优先购票、代购票,行包搬运、行礼寄存、方向指引等学雷锋志愿服务,以专业、贴心的举措提升旅客出行体验。针对客流趋势和变化,通过完善的运力组织方案,及时做好客运组织与客流疏导,乡村客运与干线客运衔接,并强化对人、车、路的动态监控,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
清明假期期间,全市道路运输总体安全有序,未发生一起道路行车事故,未出现旅客滞留和重大服务质量投诉,切实做到让群众“走得了、走得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