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5日电 (何艳 刘毅)四月春光正好,樱桃花开满枝。眼下,正值甜樱桃授粉关键期,汶川县的果农们抢抓晴好天气,以科技为笔,为甜樱桃产业绘就提质增产的新图景。

4月13日,在九耕农业甜樱桃种植基地内,头戴草帽、胸挂花粉罐的工人们正穿梭于花丛间,她们手持授粉笔精准地将花粉轻触花蕊,每朵花需重复2至3次,确保花粉均匀覆盖雌蕊柱头。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的学生何润梅一边熟练操作,一边向新手传授技巧:“动作要轻,不能损伤花朵;速度要快,赶在盛花期完成授粉。”为保障花粉活性,工人们还会根据气温变化灵活调整作业时间,当气温达到18℃时,便转移至背阴处继续作业,最大限度避免高温对花粉质量的影响。

“人工授粉能让花朵更好地受精,不仅能提高结果率,还能让果实大小均匀,品质更好。”基地管理员付真龙表示,基地内有300亩甜樱桃,这些工人都是附近村庄的村民,他们农忙时在果园务工,不仅可以照顾家庭,还能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据了解,汶川县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甜樱桃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这里产出的甜樱桃果实饱满、色泽艳丽、口感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已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农业名片”。然而,甜樱桃花期较短,且受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自然授粉难以保证座果率和果实品质。为提高甜樱桃产量和质量,人工授粉成为关键技术手段。
为提高这一技术手段,九耕农业甜樱桃基地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综合运用人工辅助授粉技术,搭配花期喷施磷酸二氢钾+蜂蜜(糖水)+硼肥+氨基酸等科学配方,全方位提高授粉座果率。与此同时,汶川县农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从花粉采集、保存到授粉时间把控、操作方法的全流程培训,确保人工授粉技术科学规范落地。
据了解,甜樱桃授粉结束后,樱桃果实还会经历40多天的发育期,5月份将陆续成熟,争“鲜”上市。精细化的养护管理,不仅充实了果农们的“钱袋子”,还盘活了本地的人力资源,为乡村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近年来,汶川县持续加码甜樱桃产业扶持力度,从品种改良、技术推广到品牌打造,推动产业向精细化、科学化迈进。人工授粉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是汶川甜樱桃产业升级的生动缩影。如今,随着一系列科技赋能举措的实施,汶川甜樱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已然成为助力果农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