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7日电 (向寺勇)今年以来,一场场满载荣耀的送喜报活动在德阳市罗江区的大街小巷温情上演。罗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罗江区人武部、各镇党委政府,将69份承载着军人热血与荣光的喜报送到军属手中,开展了一堂又一堂“沉浸式”“上门式”国防教育课,让“一人立功、全家光荣”的尊崇氛围温暖全城。
以喜报浓厚尊崇氛围。荣誉是军人的永恒追求,只有大力宣传弘扬,才能让军人感受荣耀,让荣誉成为永恒。每一份喜报,不仅是军人在军营建功立业的见证,也是罗江区传承弘扬拥军优属优良传统的生动注脚。送喜报队伍每到一处,敲锣打鼓的热闹之声与街坊邻里的称赞之语相互交织、不绝于耳,横幅招展的荣耀之光与绶带红花的喜庆之景交相辉映、格外耀眼,构成一个又一个“军功章映笑脸,欢呼声传敬意”的动人场景。今年以来,罗江区送出三等功喜报14份、三级表彰喜报1份、“四有”优秀士兵喜报54份、发放地方一次性奖励金5.55万元。
以喜报凝聚军地合力。“军人荣誉是城市最闪亮的勋章。”罗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罗江区将送喜报活动纳入常态化拥军机制,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镇村联动”的服务网络,通过规范喜报接收、登记、送达流程,配套开展走访慰问、政策宣讲等“一站式”服务,让军人军属切实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如今,这些跨越山海的“红色快递”,已成为连接军营与家乡的情感纽带,让尊军崇军的社会风尚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以喜报激发参军热情。“送喜报不仅是‘加油站’,更是‘接力棒’。这些立功受奖的军人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好男儿就该提枪跨马、驰骋沙场、精忠报国!”一批批喜报的传递,进一步坚定了更多有志青年从军报国、献身国防的崇高理想,激发了适龄青年的参军热情。越来越多适龄青年接过保家卫国的“接力棒”,进入军营淬炼青春,在新的岗位建功立业。
下一步,罗江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将持续优化军人军属服务保障体系,推动政策落实更精准、关爱举措更贴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