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达州市达川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服务监管双向发力
2025年04月21日 19:2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1日电 (周小敏)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综合执法质效,达州市达川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近期不断创新执法举措,优化执法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和保障,不断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达川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宽严相济、法理相容、罚教结合、过罚相当原则,广泛推行“城管2+1”(首次提醒、二次警告、三次处罚),将法治理念与人文关怀有机融合,让执法过程成为法治精神的生动实践。综合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等柔性执法举措,按照包容审慎监管要求,落实柔性执法、说理式执法、“轻微免罚”“首违不罚”“无事不扰”等规定,通过刚柔并济的监管模式,既守住法律底线又传递城市温度。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积极探索“先送法再执法、先服务再检查”新模式,不断提升行业监管服务质效。为企业减轻负担的同时强化法治教育,通过警示告诫、指导约谈促成企业主动整改达标,实现执法力度与温度有机统一。

  同时,达川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扎实开展“走企业、查实情、解难题、促发展”活动,领导班子带队走访达州莱克实业有限公司、达州绵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四川金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深入熟悉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常态化收集企业诉求,按照“一企一档”“定人定企”要求,建立工作台账和企业诉求台账,把企业痛点作为工作重点,将政策力度转化为企业体感温度。联合住建、环保多部门落实“一巡多查”机制,累计开展跨领域联合执法25次,检查频次同比缩减36%。落实《城市管理执法领域实施助力经济发展十项服务措施》,简化户外广告、店招店牌审批流程,审批时限压缩40%,助力企业快速开展促销经营活动。用精准服务的“绣花功夫”,织就政企同心的“发展锦缎”。

  在城区科学划定14处临时摊区(点),设置54个爱心摊位,解决500余户低收入家庭生计问题,让城市治理既有精度刻度,更显民生温度。完成19座公厕、垃圾中转站新(改)建工程,在商业密集区推行垃圾“错峰清运”模式。通过“潮汐管理”引导200余家流动摊贩规范经营,整治文兴街为代表的背街小巷疑难杂症,既保障市容秩序又留住城市烟火气,在“管”与“放”的辩证统一中绘就美好生活图景,实现民生保障与城市管理双赢。(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