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4日电 为切实提升金融消费者防骗“免疫力”,守护群众“钱袋子”,近期,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以下简称四川中行)围绕“共筑反诈防火墙,守住财产保安宁”主题,创新场景化、精准化宣传模式,将反诈知识融入景区、军营、乡村、赛场、校园等多元场景,打造沉浸式、互动性金融教育矩阵,掀起全民反诈新热潮。

精准施策:分层分类定制“反诈套餐”
四川中行摒弃“大水漫灌”式宣传,立足不同群体特征打造“定制化”反诈攻略,让宣传内容更接地气、更入人心。在富顺文庙景区,银行员工针对游客高频接触的“扫码抽奖”“旅游团购”等场景,详解“低价诱惑”“虚假客服”等旅游诈骗套路,强化游客账户风险防控意识;在空军某部队,该行工作人员聚焦军人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现场讲解《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揭秘“高息理财陷阱”“虚假征信修复”等骗局,并创新搭建“军民反诈联络群”,提供金融风险咨询服务,为“最可爱的人”筑起智慧防护盾。
深耕乡村反诈“最后一公里”,什邡南泉镇星星村的田间课堂以“国家扶贫贷款”“领黄金”等农村常见骗术为切入点,银行员工用“代办贷款刷流水”“农产品补贴取现”等真实案例揭露骗子的诈骗套路,将反诈知识融入春耕劳作间隙;面对老年大学学员,工作人员以“银发群体高频受骗场景”为核心,通过“保健品免费试用”“黄昏恋投资”等案例拆解骗子“情感绑架”“权威包装”等惯用手段,让反诈知识成为老年人的生活必备技能。

场景破圈:沉浸式体验激活宣传“新引擎”
四川中行突破传统宣传场景边界,将反诈知识巧妙嵌入全民健身、校园教育等生活场景,打造“沉浸式+互动化”学习体验,让反诈知识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共鸣”。在温江半程马拉松现场,赛道沿途设立了“反诈知识补给站”,银行员工化身“反诈补给员”,向选手发放“清醒能量水”“识骗速干巾”,沿途标语“跑得快更要防得牢”“转账之前想一想”趣味十足;互动专区设置快问快答、案例展板,答对问题可获“防骗喷雾”“反诈加油棒”,1万余名参赛者在挥洒汗水的同时,潜移默化掌握“跑赢骗局”的识骗技巧。
校园宣传则以“寓教于乐”为核心,构建“三维互动课堂”,以“看、教、问”三步法激活反诈密码。通过观看反诈短视频、触摸鉴别假钞,直观认识诈骗手法;针对“游戏装备诈骗”“扫码领周边诈骗”等青少年高频受骗场景,银行员工详细讲解“免费领玩具”“免费充值”等陷阱逻辑;“反诈小卫士”有奖问答环节,围绕“免费二维码该不该扫”“遇到诈骗怎么办”等问题展开互动,学生们在抢答中牢记“防诈锦囊”,让课堂成为培育“小小反诈宣传员”的摇篮。

全域渗透:织密社会反诈“防护网”
从生产一线到民生商圈,四川中行将反诈宣传嵌入企业车间、农贸市场、社区广场等多元社会场景,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反诈网络。在比亚迪公司,针对“套路贷”、非法荐股等职场高频风险,银行员工逐一拆解“高收益理财”“内部投资机会”等伪装性话术,助力职工擦亮“识骗慧眼”,提升职场反诈“硬实力”;资阳市半山社区菜市场内,银行员工聚焦“人间烟火气”,将反诈课堂搬进摊位间,结合“冒充客服退款”“虚假中奖通知”等与居民日常消费紧密相关的骗局,现场演示“大额交易多核验”“陌生链接不点击”等实用技巧,让反诈知识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四川中行通过“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方式,深耕细作、创新赋能、全域联动,让反诈知识在景区步道、田间地头、校园课堂、赛事赛道等多维场景“落地生根”。未来,四川中行将持续深化“金融+场景”融合模式,精准施教,让金融教育触角延伸至社会肌理的每个“神经末梢”,不断提升群众金融素养,为守护群众财产安全、营造清朗社会环境注入强劲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