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7日电 (段容惠 王娅)中铁二局承建的金牛区汇成大厦复建项目于日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标志着这座烂尾24年的城市“伤疤”即将迎来向城市地标的华丽转变。
据介绍,在复建过程中技术团队考虑到施工部分包括建筑装饰、维修加固、电气、消防、通风等系统性综合内容,依托BIM技术在规划设计阶段构建建筑、结构、机电安装等多专业三维模型,借助管线碰撞检测技术提前消除56%的施工冲突,非必要建筑构件拆除损耗率从25%下降至10%以下;施工阶段创新应用“3D+人工智能”进度模拟技术,对复杂节点、铝模安装等工序进行动态推演,使施工效率提升28%、关键节点一次成型合格率达80.1%;通过模块化集成策略,将无人施工电梯、5G物联、AI数据平台等前沿技术有机融入数字工地建设,实现环境质量监测、能耗智能调控的多维管理。

由于建筑物修建年代较长、没有系统维护,加之雨水导致卷材与钢筋混凝土底板结构之间的防水层出现串水现象,为此技术人员积极对接设计,对不合格钢柱钢梁进行力学计算,采用增大截面加固、外粘型钢加固和粘贴钢板加固等方法加固;在防水方面采用预铺反粘法施工,相较于传统防水工艺而言,对基层要求低、粘黏防水性更强;采用穿透性及阻复燃能力强的“高压细水雾灭火器系统”,用水量仅常规喷淋的1%至5%,既能高效的中断燃烧链,又安全可靠性高;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FRAAC板)替代ALC板,板材成本较ALC板减少10%-15%,在增强抗裂性能时提升握钉力近1倍,标准化施工装配化率提升近30%,节能减碳效果显著,同时工期压缩9%左右。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技术团队研发“一种后增结构空调板免拆钢模板体系”等两项技术,同步形成实用新技术1项、论文2篇,同时大面积采用新能源、绿色能源施工机械,减少传统施工机械的化石能源消耗,避免了生产中的高碳排放。综合测算后,项目实现建筑垃圾产生率下降至30%,施工碳排放强度下降30%,减少碳排放约86.7吨,相当于种植近2100棵树。
据悉,近年来在国家“双碳”“城市更新”等大背景下,中铁二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在拆除重建、综合修缮、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等领域持续发力,以科技助力城市焕新记忆、让工地变身“地球卫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