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成都青白江“信义赋能”重塑和谐新小区
2025年07月07日 14:1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7日电 “物业管的又不好,我都不想交物业费!”近日,成都青白江大同街道红光社区居民张大姐在坝坝会上表示。“小区里面车乱停乱放,路都挡住了!”李大爷也忍不住抱怨。物业管理不善、机动车乱停乱放、配套设施老旧破损……这些实实在在的难题,曾是红光社区居民心头挥之不去的烦恼。

  大同街道红光社区面积1.69平方公里,管辖内的4个老旧安置小区均已建成十年以上,现有1094户,常住人口2546人,党员102人。自小区建成以来,由于居民思想观念未转变、物业长期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小区邻里矛盾突出、物业收费率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为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红光社区党委依托“信义街道”建设,秉持“整社区导入”理念,在同湾春晓、同湾晓月、同怡苑等4个安置小区内推行老旧院落信托制连片治理,逐步探索实践以“连片信托”“议事协商”“信义赋能”的老旧院落连片治理新路径。

  红光社区党委牵头开展“摸家底”和全方位“体检”,组织党员、志愿者等力量入户走访4个小区,精准梳理公共设施老化、绿化缺失等13类痛点清单。摸清家底只是第一步,社区党委召集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志愿队伍等,成立“信义治理”工作推进小组,通过专题研讨、参访学习,居民代表切身感受到了信托制物业公开透明、居民当家做主优势后,自发成为了“信托宣传员”,线上微信群居民代表们主动分享参访见闻,群里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线下代表们招呼左邻右舍围坐一圈,在熟悉的院坝里给大家讲解信托制物业的好,让原本观望的街坊频频点头。正是在这线上线下的口口相传、热烈讨论中,使“信义”理念真正浸润到了居民的心坎里。面对院落小、难招标的困局,社区党委提出“连片信托”的巧办法——把几个小区打包引入一家信托制物业。方案好不好,居民说了算!经过全体居民表决,支持率达到90%以上。共识达成后,社区党委牵头构建起党组织领导下的多元监督机制,历时4个月成功整社区导入“信托制物业”,实现全社区信托制覆盖,老旧院落从此有了“信义新管家”。

  信托制物业入驻,小区如何更美好?“物业费交了,服务可得跟上啊!”在社区“爱邻议事日”上,居民们的讨论充满了主人翁的责任感。引入信托制物业的初衷,正是为了构建一套以信义为基础的治理新机制。

  在这一模式下,物业公司担当“信义管家”的核心角色,肩负着对全体业主的忠实义务和勤勉责任。社区党委作为关键推动者,搭起了协商议事的“大平台”——定期的“爱邻议事日”成为居民表达诉求、行使监督权的重要舞台。以往“老大难”的消防设施缺位等问题被公开摆上议事桌。会上,居民们畅所欲言,主动“爆料”小区痛点;会后,在“信义管家”的带领下,大家共同行动,挨栋楼走、挨个角落看。居民代表现场“挑刺”“支招”,所有建议都被“信义管家”忠实记录,最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改造方案和透明清晰的资金筹措路径。通过这种由信义治理所保障的深入议事协商,难题一件件被破解。

  变化实实在在,居民的信任感也随之提升。小区物业缴费率稳定在90%,满意度显著上升,投诉率大幅下降。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过去那种常见的扯皮推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基于“信义契约”的责任共同体关系——“信义管家”恪尽职守、忠诚履责,居民就心甘情愿“按约缴费”。这正是“信义治理”机制所结出的丰硕成果,实现了业主与物业从对立到共赢的“双向奔赴”。

  在“信义治理”理念的持续赋能下,居民共建共享的热情日益高涨,自治力量不断壮大。红光社区内4个小区已累计开展绿植养护、楼道清理等“近邻”服务20余场,参与居民超500人次。更令人鼓舞的是,志愿服务队伍在“信义同心”的感召下,从最初的80余人迅速发展壮大至100余人。大家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将“信义”镌刻在家门口的点滴变化中,以“信义治理”为强大引擎,众手筑就美好家园,合力描绘出一幅“和美家园”的生动画卷。(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