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9日电 (刘晓东 胡莎莎 宋叶茱)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源头。当前,绵阳梓潼县4万余亩水稻制种进入成熟季,各个种植基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在田里来回穿梭,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黎雅镇兰花村地处梓潼水稻制种的智慧种业核心示范区。近日,该县黎雅镇兰花村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来回奔波,一颗颗优质良种被装入收割机中,秸秆则被全部粉碎撒落在田间。
据了解,水稻制种收割过程中,必须父本母本分开收割,以保证种子纯度。其中,稻穗高的是父本,由人工先期收割,矮的是母本,由收割机收割。
“我今年种了300多亩制种,制种品种好,管理到位。”种植户张宗泽介绍,他选用的品种是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香优607,种子籽粒饱满,色泽好,“每亩比去年要多收50斤左右,可以多卖400多块钱。”

“收割机几天就能收割完,全部拉到烘干房去烘干加工再进行售卖。”张宗泽从车上捧起一把种子开心地说。
机械化烘干,对减少粮食霉变发生、保障粮食安全十分重要。当地烘干车间内分为入料控制区、烘干区、仓储区、精选区,全部采用自动化操作,确保水稻制种颗粒归仓、安全存储。

“这些种子要经过3道筛选、3次检测,净度必须要达到99%以上,主要销往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四川川种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梓潼片区生产经理王志强介绍,品香优607的亩产量达150~200公斤。
梓潼县是四川省最大的水稻制种基地、全国首批水稻制种基地县,形成了以黎雅镇、卧龙镇等为核心的水稻制种产业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水稻制种基地92个,年产优质杂交水稻种子700万公斤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