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0日电 在“双碳”战略深入推进、“十五五”即将谋篇布局的重要节点,四川省如何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电力事业更高质量发展?20日,一场聚焦时代课题、凝聚智慧共识的学术盛会——“2025兴隆湖能源电力高峰对话”在成都市兴隆湖畔举行。
据悉,本次活动以“碳达峰目标下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目标、技术、路径”为主题,由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与四川省电力行业协会联合主办,并得到四川省电机工程学会、成都电力行业协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天府永兴实验室和四川省新型电力系统研究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活动期间,来自省市区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在川能源电力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等4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为四川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言献策。

开幕式由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鲁宗相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周孝信,四川省能源局副局长曾光,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总工程师胡朝华,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曾嵘先后致辞,从战略高度、政策导向、产业实践以及学术前沿等方面系统阐述四川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方向与路径。
周孝信指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一场系统性的全面重构,应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加强协同,凝聚专家学者的智慧,共同为四川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曾光回顾了四川能源电力事业近年来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十五五”期间的重点建设方向,并希望与会嘉宾积极碰撞思想火花,携手为四川乃至全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胡朝华介绍了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在电力保供、电网攻坚和新能源发展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并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四川和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曾嵘在视频致辞中指出,本次活动不仅为未来能源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也为清华大学进一步加强能源学科建设,深化与四川在能源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创造了宝贵机遇与广阔平台。
在主旨报告环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书记欧阳昌裕,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力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蒋峰,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副系主任陆超分别围绕“能源电力科技创新进展与趋势”“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展望”“四川省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目标及路径探讨”“电力系统人工智能应用-构建可信电力智能运行控制”等议题作主旨报告,展现了能源电力领域的创新突破与深度思考,为与会嘉宾提供了宝贵的指引与启迪。
随后进行的圆桌论坛围绕“能源电力科技发展趋势”“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电力市场改革进展与展望”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对话。活动当天下午同步举办的“人工智能”与“零碳园区”两个专题沙龙,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和前沿领域进行研讨分享。
本次活动立足四川能源电力发展实际需求,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核心问题,以高质量的议题设计、专业化的成果交流和多层次的政产学研协同,搭建起集思想研讨、经验交流、成果分享于一体的高端平台,为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四川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与有力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