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dxw > 四川日报

成都:教育基地让网红小区更“红”
2021年03月30日 09:28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宏明记忆”党性教育示范基地所在的八二小区,曾是援华苏联专家宿舍区,也是几代成都人共同的记忆。

  走进初心地·[1951-1960]

  蹲点点位

  成都市“宏明记忆”党性教育示范基地

  历史评价

  宏明电子在上世纪60年代,便成长为国内最大的电子元器件综合企业,曾参与三线建设、载人航天工程等众多国家重点项目,被誉为国企改革和电子元器件发展的活化石。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雪黎 文/图

  “宏明记忆”党性教育示范基地,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八二小区内。近日,基地迎来了全新改造升级完成后的第一批远方访客——来自广州某国企的党建交流团队。

  “国企的党性教育基地,为什么会藏身于居民小区?”走进苏联式红砖楼林立、各类人气餐饮店遍布的八二小区,不少参观者发出疑问。“大家进展厅一看就明白了……”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党群部部长纪欢一边笑着回应,一边引导大家走进这个红色教育基地。

  重现老国企60余年激荡岁月

  甫一进入“宏明记忆”的展厅,一面以鲜艳红旗为背景,并有入党誓词、党徽等红色元素的背景墙立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现场工作人员掏出一台平板电脑,对党旗图案扫描,“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等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上的重要内容,立刻一一展现在屏幕上。

  此外,展厅中,通过一条清晰标注着各个重要节点的时间轴,宏明电子60余年改革发展的激荡岁月也清晰呈现出来:

  1953年,作为国家“一五”时期由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西南无线电器材厂选址成都东郊开工建设。5年后,项目建成投产,代号“国营第七一五厂”。“这就是宏明电子的前身。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其实就是当年为援华苏联专家专门建的宿舍楼。”纪欢介绍。

  1964年,已成为国内最大电子元器件综合企业的七一五厂率先投入“三线建设”——近千名职工拖家带口,扎根偏远山区,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作为技术中坚力量又援建出一大批无线电器材厂。

  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春风吹拂神州大地,七一五厂也迎来发展春天:打破“大锅饭”,推行经济责任制;下放管理权限,率先按产品门类组建分厂……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创举下,宏明电子陆续建成全国第一条碳膜电容器生产线、第一条热敏电阻生产线及第一条有机薄膜生产线。如今,在“宏明记忆”里,展品中就有了不少企业的代表性老物件,如当年的生产设备、产品等。

  进入新世纪,宏明电子又经历了改制、“腾笼换鸟”等一系列重要变革。2019年,随着川投集团下属的川投信产正式入主,宏明电子又迎来了新的发展起点。“高可靠性电子元器件生产线技术改造及建设项目”奠基动工、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在高质量党建引领下,坚守“做电子元件先锋,铸国防工业基石”定位的宏明电子正向着更强、更优、更大的发展目标奋勇前行。

  教育基地让“网红小区”更“红”了

  “‘宏明记忆’是在企业加入川投集团大家庭后一步步‘长大’的。”基地负责人陈志坚介绍,2019年前,这里只是一间不到14平方米的小陈列室,存放着一些老职工舍不得丢的一些老物件。“老一辈宏明人对这里有感情!大家都希望能有一个集中展现宏明人初心与情怀的地方。”

  此外,八二小区其实也是成都知名的“网红小区”——这里有许多富有年代感的建筑,周边更藏着不少人气美食,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市民与游客来此“打卡”。

  为何不在“网红小区”里打造一个红色教育基地,从而在丰富人们打卡体验的同时,进一步弘扬主旋律?在这个想法的驱动下,宏明电子与地方街道、社区一拍即合,三方联动开启了陈列室扩建工作。

  很快,原来的小房间变成了一排平房,“宏明记忆”开始“长大”。其后,不少老职工及家属来此参观,更有不少企业、单位也选择到这里开展党建活动。然而,人气逐渐提升的同时,现实的局促也进一步凸显。“场地有限,很多人参观完都觉得意犹未尽。”纪欢说。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川投集团党委指导川投信产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结合广大党员、群众现实需求,创新开展特色党建基地建设,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启动相关改造升级。如今,除展厅内的“实景+AR”展示,宏明电子还与川投信产下属企业川大智胜合作打造了“宏明记忆”线上党性教育平台。

  纪欢说,基地如今每天下午两点到五点都免费向公众开放。“最近一段时间,已有不少企业、单位与我们联系,希望能到这里开展致敬建党100周年相关主题活动。”

  川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力争把“宏明记忆”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国企党性教育基地标杆、样板。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