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下午,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邀请省发展改革委、省口岸物流办、青白江区政府和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解读《四川省推动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枢纽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记者从在线访谈中获悉,2026年,成都有望建成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成都国际铁路港集装箱年办理能力达120万标箱以上;探索实施“国际班列+低空物流”,打造公铁空水综合立体物流枢纽。同时,将搭建“智慧陆港”综合服务平台,布局建设多类别高标准仓库,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成都国际铁路港低碳化零碳化改造。
据了解,《行动方案》由省发改委牵头起草,聚焦基础设施、通道网络、运营服务、枢纽经济等重点领域,提出实施“六大行动”、推进16项具体任务,提出建设以成都都市圈为重点的核心枢纽和绵阳等重点城市为支撑基地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枢纽体系。
实施“六大行动”16项具体任务
“这个行动方案重点提出,实施‘六大行动’、推进16项具体任务。”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梁武湖在访谈中介绍,六大行动分别是:实施枢纽承载能力强化行动,实施多元通道体系构建行动,实施运营质量效益提升行动,实施适铁产业培育壮大行动,实施国际国内交流合作行动,实施班列安全风险防控行动。
在六大行动中,分别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化升级改造、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功能、优化境外通道网络、拓展境内通道能力、加强运输组织管理、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强化货源组织、大力发展“班列+口岸”、积极推进“班列+贸易”、扎实推进“班列+产业”、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扩大国内区域合作、深化省内区域合作、强化安全风险预警、加强安全风险管理16项具体任务。其中提出,推进铁路场站扩能和现代化改造、加快建设成都中欧班列集结调度中心、推动降低中欧班列物流成本、推进“智慧口岸”建设、打造口岸产业集群、扩大市场采购贸易规模、完善“干支仓配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等重点任务。
“集结中心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分步实施、分类推进。”梁武湖说,《行动方案》既充分考虑当前中欧班列开行实际,又结合未来产业发展需要,瞄准构建高效集疏运网络体系目标,统筹成都都市圈的协同发展以及与周边区域重点城市的联动发展,多点布局建设支撑基地,推动全省范围国际物流枢纽集散、节点分拨,联动做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探索实施“国际班列+低空物流”
目前,挪威三文鱼、俄罗斯帝王蟹已经可以48小时直抵成都的餐桌。省政府口岸物流办副主任王庆波在访谈中介绍,截至目前,中欧班列(成都)已累计开行超1.9万列,联通境外城市126个,开行数量和质量保持全国前列。同时,中欧班列(成渝)的开行量、综合重载率、回程占比等综合运行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青白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十五五”规划,将深化与成铁局、中铁联集密切合作,新建集装箱中心站第三线束及配套设施,2026年建成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基础设施等项目,完善铁路场站内集疏运道路及连接线,成都国际铁路港集装箱年办理能力达120万标箱以上。同时,推进信息化升级改造,搭建“智慧陆港”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推动通道网、物流网、数联网“三网”深度融合。布局建设多类别高标准仓库,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成都国际铁路港低碳化零碳化改造。探索实施“国际班列+低空物流”,打造公铁空水综合立体物流枢纽。(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