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9日电 (汤雁 蒲振韬)10月28日,2025“音乐中国”博览会在成都武侯区开幕。作为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重要配套活动,博览会汇聚全国200余家音乐企业,聚焦音乐产业全链条,展现成都及武侯区的音乐实力与前景。
会上,道略音乐产业研究院联合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发布《2025年中国城市音乐产业发展指数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武侯区音乐产业综合实力从2024年全国第5跃升至第2,成指数亮点。在产业规模、企业集聚等九大关键指标评估中,武侯区七项进全国前十、六项列前四,音乐原创活力与文旅融合指数更双双登顶全国第一。
作为武侯区“国际音乐之都核心承载区”核心载体,成都音乐文创园参与博览会产业推介,搭建全球对话桥梁。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左骏表示,成都音乐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成都设专门促进机构,武侯区出台覆盖演出、企业、人才的奖补政策,形成“优良政策土壤”;同时,文创园与四川音乐学院等高校形成“龙头效应”,带动原创力量涌现,而成都的烟火气与文化氛围,也为音乐人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与安逸的生活节奏。
活动现场,武侯区签约蓉城新民谣·原创音乐孵化基地、“数创元音”武侯音乐产业基地等项目,夯实产业链。签约代表、莫奈赫淮工作室负责人周正称,希望吸引更多原创音乐人来蓉,推动音乐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他特别认可武侯区“时光叠影”的文化底蕴与现代气息,认为能为音乐人提供“精神补给”。
目前,武侯区已聚集音乐全链条企业815家,数量居成都第一,还吸引韩红等知名音乐人设工作室,形成以原创音乐、版权交易、演艺演出为核心,融合教育培训、乐器产销的“音乐+”全产业链,产业格局日趋成熟。快手音乐业务负责人也表示,成都及武侯区的音乐氛围与用户基础,是平台布局西南的重要落点,“计划明年推动更多音乐内容与产业活动融合,期待开花结果”。
未来,武侯区将继续巩固原创内容、品牌活动、企业集聚等优势,深化“音乐+文旅”“音乐+科技”“音乐+商业”跨界融合,拓展国内外合作,致力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音乐产业创新高地与资源洼地,为成都“国际音乐之都”建设贡献更多武侯力量。(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