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jbd > 中新网四川

农发行通江县支行4.9亿元支持重大水利项目
2022年08月03日 11:0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3日电 (张淳淇 李婷)水利兴,五谷丰。农发行通江县支行积极履行政策性银行应尽职责,主动作为。近日,该行申报的4.9亿元水利建设贷款成功获批,并实现首笔投放3.07亿元,用于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青峪口建设项目征地补偿。

青峪口水库工程。农发行通江县支行 供图
青峪口水库工程。农发行通江县支行 供图

  据悉,这是四川农发行系统审批支持的全省7个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中的首个项目。

  构筑一方堤坝  守护一方平安

  “水位越来越高,所有人员即刻撤离,即刻撤离!”眼看着地面上的水已经漫过膝盖,底楼门市已经被淹,一边引导人员拿着大喇叭不断催促提醒附近的居民,另一边消防人员紧急地疏散着群众,现场喇叭声、警报声、人员呼叫声不绝于耳。这是2021年通江县7.10特大洪灾的一幕现场。

  作为渠江支流的小通江河,发源于陕西省南郑县,流域面积1887Km2,河道全长154Km。2004年以来,通江县域多次遭遇洪灾,损失严重。农发行通江县支行干部职工也曾多次参与防洪志愿疏导,深感加快建成防洪水库的紧迫性、责任感。

  今年2月,青峪口水库工程获国家立项批复。根据规划,项目是以防洪为主,结合供水,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II型水利工程,坝址位于四川省通江县城上游诺江镇,主要包括大坝、引水发电系统、生态防水设施、供水、过鱼等建筑物。

  为确保项目建设前期资金需求,该行领导班子积极主动对接地方党政、主管部门,针对重大项目量体裁衣设计“前期贷”方案,经办人员白天遵点跟踪行政审批手续的办理进度,晚上梳理申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最终该笔贷款在2周内获得审批。

  农发行贷款的到位,将有效推进前期移民征拆复建工程。其建成,可提高通江县城防洪标准20年一遇,提高平昌县城、下游河沿河场镇防洪标准10年一遇;有效削减小通江河及巴河、渠江干流的洪峰流量,保护通江县境内重要场镇和县城免遭洪灾;有效减轻下游平昌、渠县、广安等城市防洪压力,困扰受灾群众多年的“洪水猛兽”将被消除。

  泽被巴山蜀水  造福一方百姓

  “好啊,好啊,这简直就是给我们老区人民造了一个‘都江堰’呐,从此我们农业生产可以旱涝保收喏!”诺江镇的王大爷看着新闻上的青峪口项目介绍,激动地站起来连连拍手称赞。

  通江县地处大巴山高寒山区深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复杂,山高坡陡,河谷深切,水低田高,农村人口众多且居住分散,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突出。“人在山上住,水在山下流,听水响,看水流,山上用水贵如油”,成了通江部分地区群众缺水的真实写照。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的生产“靠天吃饭”现象仍然突出,用水问题依旧是老百姓所面临的最直接、最实际、最突出、最紧迫的生活问题。

  除开防洪外,灌溉供水也是青峪口水库的一大功能点。水库设计坝顶高程406米,最大坝高74米,正常蓄水位400米,电站装机容量20兆瓦,年供水量1868万立方米,总库容1.47亿立方。建成后可以解决通江县城30万人口的饮水以及农田灌溉用水问题,“吃水难”问题将一去不复返。

  巩固脱贫成果  助力乡村振兴

  据了解,通江县是脱贫摘帽的832个国定贫困县之一,2019年脱贫之前,全县共有精准贫困人口11万余人,摘帽之后也被纳入了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全县脱贫人口仍需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据悉,农发行批复4.9亿元贷款主要用于支持涉及农村集体土地所属耕地部分征收补偿、企事业单位补偿、专业项目恢复改建补偿等,是青峪口水库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通过移民安置,可直接改善原库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增收致富。

  同时,青峪口水库建设期间也将有效拉动通江相关行业的投资和产业的发展,新增就业岗位,有效改善工程周边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区域生态环境。水库建成蓄水后,水库回水将长达20余公里,从而呈现“高峡出平湖”的壮美景观,将为四川旅游明珠—诺水河景区增色不少。

  “接下来,农发行通江县支行将持续紧跟国家战略,在聚焦粮食安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体经济发展等重点持续加力,全力以赴加快信贷投放,为稳经济大盘多做贡献,交出政策性支农金融的成绩单!”该行负责人表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