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4日电 近日,中国银行四川会理支行成功投放首单“绿陶非遗文化贷”,向省级非遗绿釉陶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发放专项贷款45万元,为会理绿陶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会理绿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不仅其制作技艺——“绿釉陶瓷品制作技艺”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认证,已成为地方代表性旅游商品,是“川字号”特色文化产业中极具代表性的瑰宝。然而,长期以来,绿陶从业者多为个体工匠或小型工坊,普遍面临原材料采购成本高、生产设备升级资金不足等问题,资金短缺成为制约这门古老技艺规模化发展、市场化推广的主要瓶颈。
“当时,我们在准备参加凉山州文旅大会。这样高规格的大型活动在会理市绿陶山庄举办,对我们行业来说,就是天大的好机会。”绿釉陶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韩萍表示,“但是,那会儿我们产品的库存很少,手里的资金又要升级设备,又要买原材料,连去大会现场布展的钱都凑不出来。我愁得莫得法,幸好遇到了中国银行。”
近日,中国银行凉山会理支行的工作人员到会理绿陶山庄附近与客户洽谈业务,在与绿釉陶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韩进富交流中,了解到了困扰会理绿陶从业者已久的融资难题与急迫需求。
为纾解这一痛点,会理中行迅速行动,主动对接相关传承人及企业,深入了解其生产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特点。通过优化信贷流程、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客户“量身定制”了专项金融产品——“绿陶非遗文化贷”,该产品针对非遗“轻资产、重技艺、周期长”的特点,接受非遗技艺权、传承人名誉背书、所获奖项为增信手段,采取纯信用无担保模式授信,精准解决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从业者在原材料采购、设备更新、工艺研发等方面的资金难题。
8月14日,45万元的“绿陶非遗文化贷”到账,韩萍顺利采购了一批优质原材料,启动了文旅大会绿陶展厅的装修,还计划再引进一批先进的烧制设备,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这笔贷款对我来说真是雪中送炭,不仅解决了我的资金难题,更让我看到了金融机构对非遗的支持和认可,让我更有信心把会理绿陶做大做强。”韩萍表示。
未来,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将始终秉持“金融为民”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立足地方实际,深入挖掘“川字号”特色文化资源,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持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以金融力量助力文化传承、产业振兴,为四川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更多“中行智慧”与“中行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