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cjbd > 中新网四川

凉山:“轻触式”建造——绘就山地光伏新图景
2025年10月21日 19:0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1日电 21日,在海拔4200米的凉山立洲水电站水光互补让白100MW光伏项目,一片占地面积199公顷光伏蓝海正屹立在群山之间,吸收着太阳的光华。

航拍项目全景。中建二局供图

  建设者们并非用传统的“开山劈石”方式,而是采用“轻触式”建造,将数万块光伏板精准地“放置”在山间。

  山地光伏面临的挑战往往远超寻常。高海拔、陡坡度、生态红线——每一个词都意味着巨大的施工制约。传统的重机械、大开挖建设模式在这里不仅成本高昂,更可能对脆弱生态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而中建二局研发的“高海拔复杂山地环境集中光伏绿色建造关键技术”,成为破题的关键,这项技术也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首先是“轻触建造”,项目团队运用北斗定位和无人机遥感测绘,精准规划每一处支架的基础点位和安装路径,光伏板支架采用无需大规模浇筑的微型桩技术,从源头上避免了盲目施工和过度开挖;其次是“运输轻触”,施工便道利用原有地形,物资运输新增无人机空中搬运,尽可能减少车辆对草地的碾压;最后是“安装轻触”,项目团队采用MPS模块化超集成预装变电站技术,庞大的变电站在工厂内完成集成预装,测试完毕后,整体运输至项目现场,直接吊装至预设的简易基础上,接通外部线路即可投入运行。

  “以前光伏项目土石方开挖量大,易导致水土流失,采用‘轻触式’建造,现场作业量减少了70%以上,对环境的占用和影响降到了最低。”中建二局项目总工程师孙涛解释道。

  如今来到项目现场,除了一片片湛蓝的光伏面板,看不到大面积的土地开挖,最大程度地保留着高原的原始地貌,三五成群的牦牛穿梭在近200公顷的光伏组件之间,构成一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别样光景。“在这里,每一棵草的生长都不容易,我们的第一原则就是‘少扰动、零破坏’。”孙涛说道。

  依托“高海拔复杂山地环境集中光伏绿色建造关键技术”,中建二局陆续在四川、云南、甘肃等地建起一座座山地光伏电站,不仅源源不断的向社会输送清洁电力,更为在生态敏感地区开展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方案。一项项“轻触式”建造技术,努力实现着“绿色发电”与“绿色建造”的统一。(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