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jdbd25 > 中新网四川

成都市总商会副会长罗劼:让保障温度传递至更多角落
2025年09月09日 10:1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9日电 “财富源于社会,理应回馈社会。推动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企业家责无旁贷的使命。”近日,成都市总商会副会长、四川源广信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劼在成都接受采访时说。

  作为民营企业家,罗劼对企业家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有着深入思考,他将二者描述为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企业家精神是“创变”的基因,社会责任是“向善”的锚点;真正的企业家精神,是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让社会因商业文明而更公平、更可持续;民营企业家需以务实创新超越立场分歧,用市场逻辑激活社会责任,让企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温和杠杆”。

罗劼(左二)参加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蜀芳杯”教育故事分享会。 受访者 供图

  罗劼长期投身公益事业,与他的曾姑祖罗蜀芳先生有一脉相承的精神渊源。罗蜀芳先生是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创始人,她将一生奉献给了盲哑教育事业,“她的意志、精神与事业更被现在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师生们所传承,这让我学会用脊柱感受风的流向,用掌心阅读阳光的温度。”罗劼说。

  除了关注特殊教育,罗劼还多次深入欠发达地区考察。当看到那些拥有勤劳双手和渴望改变的眼神,却受限于基础设施薄弱、技术匮乏、信息闭塞,发展无门,他很受触动,“这种‘资源’与‘潜力’的错位,让人无法视而不见。”

  “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罗劼认为,单纯的捐助只能解一时之急;光彩事业倡导的“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理念,核心在于让受助者真正掌握技能与资源,从而拔掉“穷根”、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罗劼把产业、技术、就业机会带到最需要的地方,激发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的脱贫致富。

  多年来,罗劼秉持“造血”优于“输血”的信念,他帮助落后地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认为这比单纯捐赠更能带来尊严和长远的改变。在参与“千企帮千村”等光彩项目的过程中,他以解决社会痛点、创造可持续价值为核心目标,通过引入特色种植、电商培训、文旅开发等项目,帮助乡村建立可延续的产业链,避免“帮扶退、返贫现”的困境。看到乡村的潜力被激活,社区重现活力,罗劼感到很有成就感。

  担任成都市总商会副会长和光彩会副会长期间,罗劼以“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光彩精神为内核,推动民营企业深度参与公益事业。2010年玉树地震时,罗劼个人捐赠30万元,并且组织青年企业家慈善基金捐款30余万元。采取这样“双管齐下”的援助方式,是因为罗劼考虑到公益需要“理性与温度”的共生,个人捐赠是“雪中送炭”的情感表达,而组织化基金则是“细水长流”的系统变革。

罗劼(左一)参加成都青年企业家慈善基金启动仪式。 受访者 供图

  从事保险业的罗劼发现,保险行业在公益事业中具备独特的资源与能力优势,其“风险保障”的核心属性与社会公益的“风险防范”目标天然契合。他预测,未来“保险+公益”的创新模式具有广阔探索空间,保险技术有助于重构公益项目的效率与透明度,产品创新将社会脆弱性转化为可保风险,从而推动构建“预防-补偿-发展”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公益生态。

  “作为一家深耕保险行业的专业机构,我们始终将社会责任视为企业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罗劼表示,他正在带领团队深化公益战略布局,重点关注普惠健康守护、风险教育赋能、特殊教育保障等,致力于让保障温度传递至更多角落。

  罗劼还计划把现有项目做成更多“可复制样板”:例如探索引入智慧农业、可再生能源等技术到帮扶产业;支持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联合更多企业、社会组织、研究机构,搭建“光彩事业协作平台”,在信息、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实现更高效的共享与对接,形成帮扶合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