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kjws > 中新网四川

首批已吸纳1665名行业内外优秀人才入驻 成都市教师共享中心正式启动
2023年04月13日 15:3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3日电 (尧欣雨)“如果可以,你想邀请谁来当你的老师?”“全红婵”“莫言”“姚期智”“张艺谋”……面对“教师共享”的话题,来自成都不同学段的孩子们纷纷给出自己的答案,而这些孩子们的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将会变为现实。

 成都市首批“共享教师”代表聘书颁发现场。成都市教育局供图
成都市首批“共享教师”代表聘书颁发现场。成都市教育局供图

  4月13日上午,由成都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体育局、成都市总工会、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成都市教育人才服务中心承办的“汇才共享,赋能兴教”成都市教师共享中心启动仪式在蓉举行。

启动仪式现场。成都市教育局供图
启动仪式现场。成都市教育局供图

  启动仪式上,成都市教师共享中心完成授牌,标志着正式成立。同时,现场还为成都市首批“共享教师”代表颁发了聘书,他们的汇集将构建起成都教育共享人才库。

  成都市首批“共享教师”,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智能农业机器人首席科学家马伟接受采访时表示,学校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教师是可以流动的。他认为通过自己的专业所长,走进学校去,能够让学生更多地认识到一些专业知识,如农业知识、健康食品知识等,对学生的学习教育可以起到很大帮助。

  成都市首批“共享教师”,成都大蓉和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亚说道:“很多时候学校里的培训都是理论性的,待到学生进入社会真正就业时难以接轨。作为共享教师,我想把学校里面的理论和实际实操真正结合起来,让学生毕业以后就能够完整地与工作接轨。”

  据了解,目前该人才库已吸纳1665名教育行业内外的优秀人才入驻,其中包括在岗教师1107人、退休教师371人,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专家教授、能工巧匠、行业精英、劳动模范等187人。

  为何成立教师共享中心?

  主要破解教育人才发展的三大难题

  启动仪式上,成都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熊宗辉在主旨发言中,介绍了成立成都市教师共享中心的初衷。其中,主要是为了破解教育人才发展面临的三大难题。

  他表示,一是要破解教育人才的结构性紧缺问题,努力解决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和思政专业教师、乡村学校音体美教师以及职业学校专业技能教师的短缺和不足;二是要破解优质教育人才分布不均的问题,来有效弥补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名优学校与普通学校教育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距,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三是要破解优秀行业人才参与教育发展路径不畅通的问题,探索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引入行业领军人才、道德模范、职业工匠和企业代表等,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由此探索出一套基于新时代教育人才发展的“成都方案”。

  不仅如此,成都市教育局通过与成都市文广旅局、成都市体育局、成都市总工会、成都市科协、成都市文联等部门和单位的合作,还将推出“城市共享课堂”,鼓励体育、文化、旅游、科技等领域开放教育资源,高位推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教师共享中心如何运行?

  成立专业运营团队,搭建共享资源平台

  据了解,目前,成都市教师共享中心设在成都市教育人才服务中心,已成立了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来搭建教师共享资源平台。初步建立了教育人才的入库、荐用、评价、退出等基本运行机制,为教师共享接下来的深度开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不仅如此,前期,成都市教育局与成都市体育局、成都市文广旅局等部门密切协作,对教师共享的服务对象、主体、目标、保障等反复研究,共同商议共享中心的建设方案和人才管理办法。其中,明确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共享教师的主体是行业优秀人才、紧缺学科教师和名优教师。

  接下来,成都市教师共享中心将采用数字化技术,把学校需求、教育人才信息、教师评价、学校考核、共享经历等因素,用数据信息来进行存储和识别,通过优化运算为学校和教育人才提供智能推荐,提高平台服务的精准度。

  共享教师如何管理?

  严把入口关,建立人才入库机制和退出机制

  对于入驻的共享教师,成都市教师共享中心将如何进行管理?又怎样保证入驻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师德师风规范?

  对此,成都市教师共享中心建立了四项机制,一是严把入口关,建立人才入库机制,针对人才的不同来源,坚持“谁主管、谁把关”的原则,严格审核入驻人才和机构的资质,确保教育人才的可信度;二是优化荐用关,建立供需匹配机制,通过大数据赋能,为供给方和需求方提供搜索推荐和智能推荐,帮助供需双方实现交互式精准匹配;三是做实评价关,建立双向评价机制,一方面通过学校对人才或机构的评价,形成人才评价星级,为学校选用共享教师提供参考,另一方面通过人才或机构对学校的评价,收集学校人才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为区(市)县改进共享教师工作提供依据;四是严格退出关,建立常态退出机制,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对在教师共享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及时予以清退。

  对于学校来说,如果有相关用人需求,要怎样才能将一名共享教师请进校园呢?

  据介绍,这项操作对于供需双方其实都非常简单。作为教师共享的需求方,学校只需在教师共享中心资源管理平台上完成需求发布、人员筛选、用工确认和教师评价即可走完整个流程。而作为供应方的共享教师,也只需要完成共享意愿、求职申请和学校评价。

  成都市教育人才服务中心、成都市教师共享中心主任李全表示,教育一定要有情感的交流和体验,所以教师共享未来将主要以线下模式进行开展。而在一些偏远的乡村学校,会通过线上资源共享解决一部分问题。此外,成都市教师共享中心对边远的乡村学校不仅会在项目上给予支持,还会通过成都市政府的专项资金在经费上给予帮助。

  据了解,未来以政府或学校为主体,将通过共享平台常态化遴选教育人才或购买教育资源服务。同时,成都市教师共享中心也鼓励公益性社会组织通过购买服务,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支援乡村学校建设。(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