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kjws > 中新网四川

破解角膜移植术两大世界难题 成都眼科专家论文被SCI期刊收录
2023年07月25日 16:1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5日电 (盖力 朱源)防止眼内容物涌出和角膜植片被感染,是困扰全球眼科医生在开展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时的双重难题。近日,国际著名SCI期刊《BMC Ophthalmology》刊登成都爱迪眼科医院专家团队论文《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感染性角膜炎时防止眼内容物涌出的新技术》,详细介绍了手术医生如何巧妙利用一次性无菌手术膜,破解这两大难题的研究过程,被业界广泛关注。

  据论文第一作者、爱迪眼科屈光专科主任杨雨昆和角膜病专科主任康黔介绍,角膜移植手术是通过用健康的角膜供体,替换病变、混浊角膜的手术,以达到提升视力、治疗部分角膜疾病和改善外观的目的。由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需要取下全层角膜,就像在水球上划开一个圆孔,此时眼内压会瞬间下降,眼睛的前房变得不稳定,可能造成眼球塌陷、眼内容物涌出的状况,这是非常高危的术中并发症。

康黔主任正在做眼科手术。张力 摄
康黔主任正在做眼科手术。张力 摄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全球眼科医生们一直在探索。据康黔介绍,其主要原理是:在取下病变角膜前,先将健康角膜叠在病变角膜上进行部分缝合,再从缝隙处取出病变角膜。“但这种方式不能用于感染性角膜炎患者,这会造成健康角膜受到病变角膜的污染。临床上需要找到一种既能避免植片与病变角膜直接接触,同时又能稳定前房的办法。”

  临床实践中,爱迪眼科专家团队数度设想、另辟蹊径,最终将目光锁定在手术中常用的一次性无菌手术膜上。他们利用一次性无菌手术膜制作成大小适宜的薄片,在制作植床并清理前房后,插入制作好的薄片固定好,并在“水球”内壁打上一个“补丁”,再切除病变角膜,覆盖植片并固定缝合,取出薄片,最后进行完整缝合。

  杨雨昆主任表示,该方法利用无菌手术膜稳定住前房,防止眼内内容物涌出,同时,无菌手术膜薄片没有接触到角膜感染部位,覆盖上健康角膜植片后就避免了植片被污染。这一创造性的术式一举多得,不仅防止了眼内容物涌出和角膜植片被感染角膜污染,而且由于无菌手术膜本来就是手术中使用的材料,因此也不会增加患者的医疗支出。

  据了解,该项研究是在爱迪眼科业务院长姚晓明教授的指导下开展完成的,白内障手术专家连浩教授也参与其中。

  姚晓明教授表示,用于支撑的薄片,制备起来非常容易,可以根据不同病情进行个性化制备。再加上这种方法不会增加患者负担,同时又能有效避免术中风险。“我们非常想把这项创新技术分享给全球眼科同仁,希望它在更广泛的应用中,被全球同仁加以优化成长。”(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