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kjws > 中新网四川

“核医疗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提升班”开班
2024年12月21日 21:2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1日电 (吴平华)20日,由四川省医学科技教育中心、四川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四川省医药行业协会主办的“向新出发核领未来——核医疗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提升班”在成都举办。

核医疗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提升班。吴平华 摄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曹力、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华、四川省委军民融合办产业推进一处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致辞。

  在主旨报告环节,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张力元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田蓉教授和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王力教授分别围绕核医疗前沿科技引领卫生健康变革、四川省核医学发展报告、核医药的创新研发与转化路径作主旨报告。在主题分享环节,四川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张伟、四川省肿瘤医院江骁博士、绵阳市中心医院实验室主任周艳分别介绍核医学科发展历程;中玖闪光公司总经理何心坦、玖谊源公司技术总监兼董事长助理杜洋、通瑞生物(成都)公司首席医学官吴䶮围绕flash放疗技术、回旋加速器和核药创新研发与转化作主题分享。

嘉宾现场互动分享。吴平华 摄

  会议期间举办了圆桌论坛,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原二级巡视员、省医药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张忠辉,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药食处处长黎旭,成都中医药大学鲁军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张力元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田蓉教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王力教授,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兼董事长助理杜洋,围绕“探讨四川特色核医疗产业的创新发展路径”激烈讨论。四川省人民医药核医学科主任张伟主持圆桌论坛环节。

  据了解,核医疗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大、成长性强,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经济效益和临床效益。今年7月份,四川省政府发布《关于促进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重点任务之一是建立完善核医疗临床应用体系,到2027年形成完善的核医学临床转化及研学诊疗体系,形成国内领先的核医疗产业集群;到2030年建成全国一流的核医疗中心,形成世界级核医疗产业发展高地;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等15部门印发《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激发卫生健康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措施》,有力推动核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四川省医学科技教育中心主任毕明帅在四川核医疗产业发展成果展上介绍,四川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用一组数据就可以清晰地总结,即“521”。“5”是全国可用于医用同位素辐照制备的反应堆共有8座,四川就拥有5座;“2”是四川省拥有我国核技术领域唯有的2支国家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1”是四川省拥有148家三甲医院,三级医院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是全国知名的优质医疗机构。

  四川还拥有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在院校教育方面,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医科大学等高校设置了核技术相关专业;在毕业后教育方面,四川现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核医学科专业基地5个,培训容量83人,至今已培养147名合格人员。

  同时,四川还具有核医疗产业发展优势。目前,四川省在放射性药物、高端核医疗装备领域孵化培育出一批领军企业,比如成都云克药业、成都纽瑞特、四川玖谊源、利尼科等。(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