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6日电 (刘忠俊 王畅 高珩瑞)“学到技能还签了工作,太高兴了!”9月16日,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冕山镇的凉山新时代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内,37名手持高压电工证的学员与多家施工单位签订就业合同。作为凉山州首个电力产业工人培训学校,该校实现“结业即就业”的帮扶成效,为地方欠发达县域技能助农提供新路径。

2023年9月,四川启动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喜德县被纳入其中。国网四川电力作为结对帮扶单位,联合州、县两级政府,于2024年6月建成培训学校一期,该校占地19余亩、可容纳100人。“政府负责运营管理,企业提供师资支持,形成‘政企联动’培训模式。”喜德县人社局副局长呷觉史都介绍,学校聚焦电力产业工人培养,通过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结合,帮助学员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已带动37人稳定就业,“既有效提升当地就业率,更切实增强县域内生造血功能”。“从基础施工到高压电工,再到登高作业,像‘本-硕-博’连读一样能不断深造。”国网四川电力帮扶专班成员这样形容学校的“阶梯式培训”策略。
据了解,学校面向喜德县40岁以下、初中及以上学历人群招生,通过乡镇、村社推送通知及现场面试的方式筛选学员。培训分三阶段推进,12天基础技能培训可从事电力基础施工,20天高压电工培训瞄准核心岗位,筹划中的7天登高作业培训预计2024年底启动,将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课程紧扣企业需求,还融入法律和职业素养教育。”校方表示,通过“低门槛入学、高质量教学”,努力实现“培养一人、就业一人、帮扶一户、带动一片”的目标。
这一培训目标的落地,需依托“培训-就业”全链条衔接机制。为此,凉山州委州政府、喜德县委县政府、培训学校、国网四川电力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对接人力资源公司,帮助搭建企业与学员双向选择的平台,打通“培训-就业”通道。本次签约中,共有7家电力施工领域单位参与,提供的岗位涵盖电力工程基础开挖、高压电工等方向。

“月收入有望达5000元,还能照顾县城上学的孩子。”此前靠打零工补贴家用的喜德县贺波洛乡卓古村学员阿苏莫体说,如今签约电力施工单位,生活有了保障。像他一样,首批37名学员均找到电力相关岗位,7家参与签约的企业对学员素质给予认可。“凉山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急需高素质工人,系统培训的学员上手快、适配度高。”四川极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曹雨说。
目前,培训学校二期建设正加快推进,项目占地约37亩,计划新增索道运输、牵张机使用等培训科目,建成后可容纳500人培训,将打造区域级“电力产业工人培养基地”。凉山州人社局副局长黄剑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大政策支持,推动喜德县成为辐射周边的电力产业工人之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