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kjws > 中新网四川

华西医院专家:精准诊疗规范管理 为女性健康筑起“粉红防线”
2025年10月18日 18:3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8日电 (记者 王鹏)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发乳腺癌病例超过35万例,发病率持续上升,且呈明显年轻化趋势。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乳腺疾病中心副主任罗婷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普遍较欧美提前5至10年,早筛早诊已成为女性健康管理的关键环节。

  “乳腺癌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肿瘤,只要早期发现并接受规范治疗,五年生存率可超过90%。”罗婷介绍,目前我国乳腺癌患者总体五年生存率已提升至83.2%。然而,仍有约5%-10%的患者在初诊时已属晚期,预后较差,五年生存率降至20%左右。因此,她呼吁女性要增强乳腺健康意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近年来,乳腺癌的“年轻化”趋势引发关注。罗婷分析,晚婚晚育、不哺乳、肥胖、久坐、熬夜、精神压力大、雌激素暴露时间延长及家族遗传等因素均会提高发病风险。她提醒,携带BRCA1/2基因突变、有乳腺癌家族史,或曾患乳腺不典型增生、小叶不典型增生、甚至小叶原位癌的患者,均属于高危人群,更应重视早期筛查。

  对于普通女性,乳腺自查仍是早期防治的重要一环。罗婷教授分享了简便口诀:“一看二触三挤”。每月月经结束后一周左右,在镜前观察乳房皮肤有无凹陷或异常,再以指腹画圈触诊乳房及腋下,最后轻挤乳头,留意是否有血性或咖啡色分泌物。“如果发现包块、皮肤改变或溢液,应及时就医,不要因不痛就忽视。”她强调。

  在医疗机构中,乳腺钼靶X线、B超和磁共振是最常用的筛查手段。普通女性建议40岁起每两年检查一次;高危人群则应从40岁起每年进行一次钼靶加MRI联合筛查。

  除了筛查,精准诊疗的进步也为乳腺癌防治带来希望。通过病理及基因检测,可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激素受体阳性型)、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三大类,不同分型对应不同的治疗策略。HER2阳性乳腺癌约占全部患者的20%,过去被认为“凶险”,但随着抗HER2靶向药物的应用,患者五年生存率显著提升。

  罗婷介绍,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被誉为“魔法子弹”,能精准将化疗药物输送至癌细胞,兼具靶向性与高效杀伤力。ADC的出现不仅改善了HER2阳性患者的预后,也让HER2“低表达”患者受益。“过去认为无药可治的群体,如今也有了靶向治疗的希望。”罗婷说。

  随着治疗手段不断更新,乳腺癌正逐步进入“慢病化管理”时代。规范治疗、长期随访、心理干预与生活方式改善共同构成患者的全程管理。罗婷指出,“乳腺癌并不可怕,它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可以长期管理的疾病。只要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就能活得长、活得好。”

  她特别提醒,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心理调适,不盲目停药,也不要被网络谣言误导。“我们希望每位患者都能带着信心走下去,医生与患者是一辈子的伙伴,共同守护健康。”(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