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31日电 (记者 刘忠俊)10月31日,“静以致远灵佑未来”静灵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结题发布会暨学习困难、共患病诊疗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会上发布的静灵口服液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临床试验数据显示,该药在改善ADHD核心症状尤其是多动/冲动方面优势显著,且安全性高,为中医药融入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主流治疗体系提供关键循证支持。
据了解,这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由北京安定医院牵头开展,该院罗翔升博士在论坛上介绍,研究证实静灵口服液可有效改善ADHD核心症状,且未发现显著副作用,是有潜力的ADHD单药治疗选择。更值得关注的是,该研究完整数据与结论已成为国际首篇经审查通过的中成药单药治疗ADHD临床研究文献,“为全球ADHD治疗首次提供中国智慧”。
作为源自中医理论的专利药,静灵口服液此前已在ADHD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此次发布的研究数据,不仅填补了中医药治疗ADHD高质量临床研究的空白,更解开了该药“如何发挥疗效”的关键疑问,为医患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罗翔升博士进一步解读研究价值:科学层面,它推动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融合;临床层面,能为患儿家庭提供副作用更小的治疗选择,同时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论坛上,复旦大学药学院马国教授还披露静灵口服液的另一重要功效——具有排铅作用,可用于铅中毒预防与治疗。他同时为该药后续研究指明三大方向:一是探索与西药联用治疗ADHD共患抽动症、对立违抗障碍(ODD)的增效方案,重点关注西医治疗效果有限的患者;二是借助AI、PK/PD、多组学等技术,深入研究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三是结合中医辨证分型与生物标志物,构建个体化疗效预测模型,提升用药精准度。
据悉,此次论坛还聚焦《中西医联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专家共识(2025版)》,该共识明确推荐静灵口服液作为抽动症及抽动症共患多动症的治疗药物。来自儿科、发育行为、精神心理及教育学领域的国内权威专家,围绕神经发育障碍共患病发病机制、临床评估、跨学科干预等议题展开研讨,旨在全面提升我国儿童青少年相关疾病及学习困难的诊疗水平。(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