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kjws > 中新网四川

营山中学:展示办学成果 赓续百年芳华
2025年11月10日 20:2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0日电 (郭明 文剑)8日至9日,营山中学百年办学成果展暨县中振兴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召开,历届营中学子齐聚母校,追忆在校青葱岁月,共同见证营山中学办学成果,共同展望未来。

营山中学百年办学成果展暨县中振兴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现场。郭明 摄

  营山中学校园内花团锦簇、气氛温馨祥和。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青春洋溢的青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营中学子”。校友们循着旧日足迹,漫步在风景如画的校园,脑海里浮现出当年在校的美好时光,并为母校褪去沧桑痕迹、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与取得的卓越成就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在异地经商的校友陈益虹表示,在营山中学的求学之路,是他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在这里,他不仅学到了科学文化知识,还养成了拼搏进取的良好习惯,为融入社会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作为企业家,他一直竭尽所能回馈母校、反哺家乡教育。同时他叮嘱在校学弟学妹,在营山中学的悉心培育下,要勤学苦练、潜心学习,早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据悉,营山中学校百年办学成果展涵盖校史陈列馆和全校社团成果展示等方面。

  校史陈列馆的展出分为“历史篇”“发展篇”“桃李篇”等10个篇章,详细展示了学校“百年跨越止于至善”的发展路径,以“奠基启航”“砥砺深耕”“改革奋进”“创新跨越”为叙事主线,生动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营山中学遵循“晋德博识”校训,以独到的办学特色铸就的丰硕教育成果。

  “馆藏的几千件物品都是历届营中校友无偿捐赠。”营山中学校史陈列馆工作人员介绍,藏品不仅包含营中学子的科研成果、文学作品等,还收藏了珍贵的文史资料、图片及实物,校友们通过近距离观看,便能清晰感知营山中学发展脉络、感受百年办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校友与社团成果展上的机器狗互动。郭明 摄

  机器狗跳跃翻腾、电子琴旋律悠扬、汉服秀婀娜多姿、化学实验令人惊叹……校园内的社团成果展同样引人注目。校友们驻足观看,并参与到这场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交融的盛会。校友马妮妮说,目睹母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打心底为母校感到高兴,也祝福母校越办越好,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8日晚,营山中学“相约百年•赓续华章”的文艺演出现场。文剑 摄

  8日晚,一场“相约百年·赓续华章”的文艺表演在营山中学运动场上演。演出分为“今朝·风华正茂”“流金·岁月如歌”“溯源·薪火相传”“传承·再创辉煌”四个篇章进行,用歌舞、情景剧、朗诵等表演形式,深情演绎营山中学百年的峥嵘岁月和奋斗历程,展现了当代营中学子昂扬向上的奋斗之姿,传递出营山中学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一个个节目精彩亮相,校友们跟着节拍挥舞着手中的荧光棒,歌声、掌声、欢呼声交织,学校成了欢乐的海洋。演出结束后,校友们久久不愿离去,大家相聚在舞台前合影留念,定格下温暖又幸福的瞬间。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我们立足‘世纪之约’,一道回顾历史、见证现实、展望未来,站在建校百年的新起点上,立足国家战略人才需求,深入贯彻教育强国战略,瞄准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特色性)的办学定位,用心用情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力以赴交出‘教育强国县中何为’的精彩答卷。”营山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1925年,营山县第一所新式中学——营山县立初级中学成立,1950年该校与私立晋德中学、营山女中、私立明镜中学合并,正式定名为营山中学。经过一个世纪全校师生的拼搏进取,营山中学已成为县域教育典范,曾获“首批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特色性)”“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殊荣;2000年至2009年,该校办学规模翻倍、升学人数翻两番。近年来,该校深耕科学教育、优化育人方式、抢抓数智机遇、推进贯通培养,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打造新高地、构建新生态、创设新场景、塑造新格局,学校进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阶段。

  此外,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邓宏彬、清华大学教授唐杰8日分别以《从国际形势看智能无人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大模型与通用人工智能》为题,在该校报告厅进行专题讲座;四川省中学校长协会保障专委会学术年会暨宣传联络工作部学术年会同步在该校召开。(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