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绵竹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2021年07月17日 16:2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7日电(许祥磊)走进绵竹市清平镇童话露营基地,风格各异的帐篷隐于青山绿林,依山傍水,星空房、泡泡屋、萤火居比比皆是,游客们享受其中。清平镇实施圆包村、院通村、棋盘村实施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以来,已为3个村集体带来了超30万元的收益。

  这是绵竹市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推动强村富民的一个缩影。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绵竹市自2018年以来便开展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选取了剑南街道五星村等32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作为先行点,以党建引领,实施扶持壮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

  练内功强基础,配强班子“头雁”引领

工作现场。
工作现场。

  绵竹市玉泉镇龙兴村由于区位优势条件差、资源资产匮乏等原因,出现基础条件差、集体经济薄弱等一系列问题,村民对村“两委”不满意。为此,玉泉镇结合实施“头雁”工程,物色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发展有思路的致富带头人、优秀退役军人罗玉军进入村“两委”班子,从村后备干部一步一步培养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希望他能带动全村发展、村民致富。

  从龙兴村走出去创业的罗玉军回乡挑起了“领头雁”这个担子,顺利成为村“两委”班子的主心骨。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后,为了能够充分了解村子的情况,在任职的前三个星期内,罗玉军已经走遍全村农户。2018年,龙兴村争取到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试点项目,罗玉军带领村委班子创办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做设计方案、跑项目工地,结合龙兴村蔬菜种植产业的优势,流转土地300亩,建成350吨冷链设施、10亩蔬菜大棚,搭建龙兴村蔬菜交易平台和蔬菜配送中心,形成蔬菜种植、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每年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加15万元。在本次村(社区)换届中成功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后,罗玉军积极与“两委”班子进行深入谈话,谋划龙兴村下一步发展蓝图。

  “罗书记是我们村很有名的企业家,他经营着蔬菜加工等多种类型的生意,村里面很多农户都在他的企业做事情。前两年,在镇上多位领导干部动员下,他回村带领大家发展村上的事业。”龙兴村文书罗春莎介绍到。

  “既然党组织需要我,信任我,我就应该站出来挑这副担子,毕竟这里有我的根。”罗玉军如是说。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关键是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核心,村党组织首先必须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针对全市村干部思想观念陈旧、服务群众意识淡、凝聚力不强等问题,绵竹市开展“头雁工程”“后备干部专项提升行动”,大力加强对年轻村干部的培养,努力打造一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本次村(社区)“两委”换届后,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1.9岁,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为推动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基础。

  壮筋骨增动力,因地制宜产业“造血”

露营基地。
露营基地。

  新市镇工业园区外,一个占地80亩的崭新工业园服务区好不热闹。汽修厂、停车场、中餐馆、洗车店在这里应有尽有,休息的货车司机、下班的工人、叫卖的小商贩在这里络绎不绝。

  2019年,新市镇党委多次到新市工业园区、新市镇白庙村调研论证,积极争取中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扶持项目打包在新市镇工业园区周边的白庙村、红豆村、火石村落地,在工业园区外的白庙村新建服务区。

  “三个村背靠龙蟒大地、龙蟒钛业两个大型企业,工业大道来往货车不计其数,晴天扬尘飞舞,雨天稀泥翻鞋;车来车往,等候的货车没有停车场就直接停在道路两边,道路交通安全压力大;两个企业是化工企业,周边群众一直对环保问题有意见。”新市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杨祯康对以前的情况仍然记忆犹新。

  “我们争取到扶持资金后,积极和龙蟒大地公司对接,龙蟒大地公司直接表示出资700万元在服务区里面新建汽修厂,经过1年的建设项目竣工了,以前停在路边的货车都停到服务区了,餐馆、洗车场开起来了,我们交通安全压力变小了,道路两旁环境卫生变好了,集体经济收入变多了,周边群众收入增加了。”白庙村党委书记、白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刘成全对服务区的建设赞不绝口。

  新市镇通过打包扶持资金,因地制宜创新发展集体经济,采用“土地+资金”的方式,吸引龙头企业入驻,将“输血”发展变为“造血”发展,2021年白庙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超50万元,较扶持前翻了3倍,确保了村集体经济的长久收益。这种“服务园区、服务群众”的方式,是绵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的创新做法,达到了解决实际问题和提档升级的有效串联。

  通经络激活力,共享发展富民强村

  “现在好了,我们把农家小院改造成乡村民宿不用出门就把钱挣了。”绵竹市九龙镇棚花村村民、民宿经营者陈斌点赞道。

  棚花村位于绵竹市九龙山——麓棠山AAAA级景区旅游带上,幅员面积达8.9平方公里,全村4300人,辖19个村民小组。2018年,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在棚花村落地,棚花村结合村情实际,新建精品民宿2栋,通过“有事来协商”平台出租给民宿经营商经营。通过组织“花棚子”民宿合作社、集体资产管理经营公司等服务管理平台,采取统一外观打造、统一规范化管理,统一接待标准,统一线上线下定价“四个统一”进行管理,现目前已发展特色农家乐、民宿共50余家。

  “我们以前村内经济主要就是搞乡村旅游、种植经济果树为主,前两年发展到瓶颈,乡村旅游主要就是开农家乐,开始还好,后面农家乐越来越多,生意也就不好做了。好在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引导村民开办乡村民宿,一开始大家都不愿意,因为投资大、有风险,也是我们原棚花村老书记付少平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将自家的房屋、宅基地改造提升为特色民宿,现在我们棚花村的民宿越来越多,通过他的带动,村民们都纷纷加入到了自建民宿的队伍中来。”棚花村党委书记蒋刚表示。

  棚花村探索以党建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以“治脏、治违、治乱,法治、德治、自治”为抓手的“1+1+6”社会治理模式,通过“支部领航、干部带头、党员示范”推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通过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这种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让老百姓们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美丽家园是建出来的,乡村振兴是干出来的”,他们也真正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实惠,拓宽了村民致富途径,村集体经济由原先的3万元增至18万元。棚花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省级“四好村”、省级文明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目前,全市32个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扶持项目中,13个已经完成并开始取得收益,10个项目正在建设中,9个项目正在设计中。截至目前,23个扶持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合计379.1万元,与扶持前相比增长超63%。随着扶持项目的盈利模式逐渐丰富、引领带动作用逐渐增强,全市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