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广元朝天区加速发展蚕桑产业助农增收
2023年07月18日 13:1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8日电 (唐琬 张敏)仲夏时节,桑绿蚕肥。步入广元市朝天区水磨沟镇菜坝河村蚕桑产业示范园,桑树枝叶葱郁,蚕虫层层吐丝,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图为菜坝河村的村民在喂蚕。
图为菜坝河村的村民在喂蚕。

  “我在这里的工作主要是摘桑叶、喂蚕、清理蚕渣,80元一天。因为离家比较近,既能挣点零花钱,家里也可以照顾到。”水磨沟镇菜坝河村村民贾于连穿梭在桑树间,正熟练地采摘着桑叶。她说,以前在家全靠种庄稼,一年下来也没有多少收入,现在村上有了合作社,她不仅把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还能在合作社务工,挣得两份收入。

  据了解,水磨沟镇气候温润,自古就有采桑养蚕的习俗。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经多方考察,水磨沟镇于2018年引进优质合作社——金达蚕业专业合作社,将村民闲置和撂荒的土地统一流转,进行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桑养蚕。

  “现在养的是第二批蚕,由于今年气候好,加之养蚕技术提高,蚕茧质量好,成色白,颗粒大,能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今年50多岁的徐曾保,主要负责蚕房日常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有着20多年养蚕经验的他,说起养蚕如数家珍。“今年春季产出鲜茧一千余公斤,预计夏季产出鲜茧也在一千公斤左右,全年产量可达五千公斤,年收入在25万至30万之间,与去年收入相比可增长3万至5万元。”

  近年来,广元市朝天区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积极培育蚕桑专合社、家庭养蚕农场、养蚕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蚕桑综合效益。同时,借助东西部协作资金,完善了生产作业道、小蚕共育室等基础设施,助力蚕桑产业加速发展,实现产业助农增收。(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