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31日电 (余强洋)深秋时节,松潘县镇坪乡藏红花椒种植基地,满山遍野的花椒树挂满红彤彤的硕果,微风吹来,阵阵“椒香”沁人。“这里花椒的品质不错,麻度够、鲜度好是我们重庆火锅的好原料,我每年都要到这里收购一批高品质的花椒”,来自重庆的客商赖先生正在花椒地里现场收购花椒。
镇坪乡位于松潘县南部与茂县的叠溪镇相依相连,境内花椒种植基地海拔均在2400米以上,多为高山河谷地形,全年日照非常充足,这里早有种植藏红花椒的历史,因其日照和生长周期长,花椒的品质非常好,早已享誉巴蜀。
据悉,今年整个藏红花椒产业园区预计产量在500吨以上,按现在这个市场行情,能卖6000万元。近年来,镇坪乡抓住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花椒产业,为群众趟出了一条发展生态农业的致富路。
好花椒产量小,难成规模收益低
镇坪乡农业产业单一,高半山主要种植小麦、胡豆,河谷地主要种植玉米、土豆,产量低、收益少,群众致富的途径非常单一,这是2014年前镇坪乡农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脱贫攻坚全面推开后,作为共产党员的熊天忠放弃稳定的工作,回到家乡开始创业发展藏红花椒种植。“刚开始我也只知道村里的花椒品质非常好,当初尝试收购一部分,在收购过程中发现购买客户对花椒评价很高,供应量也逐渐变大,但当时我们的产量非常小,大家种的花椒只够家里使用,外卖的花椒很少。优质花椒的当年能卖到90元一公斤,当时我在想,花椒价格每年都在涨,市场供不应求,如果大家能够规模化种植花椒,发展花椒产业的话必然是一条致富奔康的好途径,于是我率先在我们村组干部和党员中动员大家种植花椒,通过我们村组干部和党员的带头示范,当年我们的种植规模就有600亩、产量达到6万公斤、预期产值540万元、人均增收8500元。2015年,我组织6户种植大户成立了松潘县满山红种殖专业合作社,我也被大家推选担任理事长一职。”熊天忠介绍说。
好花椒愁销路,产业瓶颈急打通
2015年,合作社成立之初花椒产量虽然达到60来吨,由于对市场的不了解和种植技术、初加工技术的缺乏,花椒的品质没有提上去,外地客商对花椒的收购意向不高、收购的价格也偏低。为此,合作社理事长的熊天忠,带领骨干社员多方奔走请教专家教授,深入汉源、武都等地取经学艺,并积极引进、培育适合松潘干旱河谷生长的赖寒、赖旱花椒新品种,创新技术,改良土壤、退陈换新。
多年来,合作社自筹资金20余万元采购优质花椒种苗100000余株、肥料1000余吨、大豆种1吨(用于林下种植)免费发放给社员。还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种植户如何育苗、栽种、施肥、修剪枝条。目前,合作社现注册有“松南满山红”“纯净松州”“松南”“松州八宝”等多个花椒农产品品牌。线下还与京东、成都皇城老妈食品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德佳肉类科技有限公司等签定《花椒购销合作合同》;线上淘宝、拼多多、扶贫832平台等都有销售。松潘南路的藏红花椒逐渐走出大山,卖到了重庆、成都的火锅调味市场,销售渠道的顺利打开,群众增收致富也迈出了成功一步,藏红花椒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好花椒富群众,抱团发展产业旺
为发展壮大藏红花椒产业,2018年,熊天忠通过贷款100万元、自筹180万元成立松潘县松南花椒种植协会,全面分析、研究全县的花椒生产、流通、管理等方面的不足,改变藏红花椒种植各自为战的局面,在协会内形成总结、交流和推广花椒生产经验,不断引进、推广高质量高品质花椒的良好氛围。合作社壮大的同时,积极吸纳脱贫户99户,残疾人25名,种植藏红花椒面积1580亩。
2020年,松潘县藏红花椒种植基地,因种植面积大,集中连片广,辐射带动作用突出,被评为阿坝州级现代农业园区,园区现已带动松潘县4个乡镇16个村进行藏红花椒种植10000余亩。合作社还被评为四川省“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目前,正全力积极争创省级农业示范园区。
如今,松潘县藏红花椒产量越来越高,品质越来越好,群众充满干劲,日子越过越美好,松潘绿色农业产业的发展也进入快车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