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宜宾叙州区:解码城乡基层治理幸福路径
2024年02月18日 15:0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8日电 (吴平华)城乡治理生活朗,此心安处是吾乡。近年来,宜宾市叙州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系统性整体性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工作走深走实,不断提升“融治叙州”品牌关注度、知名度、美誉度,持续增强群众百姓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踏踏实实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叙州区喜龙村村民兑换幸福积分。叙州区委宣传部 供图
叙州区喜龙村村民兑换幸福积分。叙州区委宣传部 供图

  织密建强组织体系。在宜宾市率先单独挂牌设立正科级城乡基层治理统筹机构,健全“社区大党委—网格党组织—楼栋党小组”三级党组织架构。巩固提升治理水平。建立城市治理联席会议制度,细化梳理2023年城市基层治理工作责任清单,明确47项工作任务,解决社区减负、项目建设等12个难点问题。突出抓好示范创建。今年以来,叙州区《社区“微治理”服务“大民生”》入选全国先进典型社区案例,叙州区被纳入四川省城乡社区治理“创特色”工程区名单。

  深入实施“五治融合”。在全区297个行政村推行使用“川善治”平台,深化“一约五会”村民自治,开展基层群众自治“民主协商”主题试点。夯实治理队伍建设。全覆盖培训2300余名村“两委”干部,推动297名村党组织书记登台话治理,发动村党组织书记打擂争项目,用好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村辅警“三支队伍”。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持续开展新时代乡风文明十大行动,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问题专项治理,实施“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智慧乡村治理试点工作。

  试点增效深化社区减负。在全市率先制定“深化社区减负增效二十五条措施”,规范“三张清单”、证明事项、社区挂牌、表册填报等,优化调整社区规模,将7个社区调整为12个。新增综合网格339个,在“三无”小区细化380个“微网格”,落实“一格一员”,增强社区工作力量。创新建立“街社吹哨、部门报到”派单交办机制,全年社区交办事项851件全部办结。创新聚力增进民生福祉。

  统筹区级专项资金2.23亿元,谋划养老、托幼、社区食堂等民生项目139个。开展“微网实格”建设,划好“虚拟小区”81个,同步建立党组织、自管组织,设立议事角、便民点等。整合社会资源,搭建“莱茵小灵通”“社区盟友”“侠客驿站”等服务平台。举办首届长江社区文化节和首届和美乡村文化节,66个社区、297个村数十万名群众齐参与、齐共享。

  强化督导助推治理实效。建立“专项+平时”双线督导机制,制定城乡基层治理专项考核办法,成立6个督查指导组实行“一月一督查、一季一通报”,明确季度一工作盘点知得失、季度一发“红黑榜”评优差、年终一目标考核明奖惩,全年连续4个季度开展社区治理逆向评价考核工作,切实把奖惩机制贯彻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全过程。(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