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泸州古蔺:新农人带货 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2024年11月21日 13:3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1日电 (罗盼)在泸州市古蔺县的大山里,大寨苗族乡原本默默无名,如今借着乡村振兴的契机,正一步步发展起来。唐菊是一位在北上广工作的年轻人,过年回家时唐菊看到家乡有着很多优质的特色农特产品卖不出去,想到自己的电商工作正好可以出一份力,所以唐菊毅然决然的回到家乡,做起了三农自媒体和直播带货,想把大寨苗族乡的农特产品推向市场。

唐菊正在直播带货中。罗盼摄

  唐菊对家乡感情很深。她在三农短视频和直播带货这块用心经营,付出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近一个多月,具有苗乡特色的苗家腊肉在她的直播间卖得特别好,销售额累计达到了40余万元。这让周边的农户看到了希望,在她的带动下,有10余户农户都增加了收入,每户增收达1.5万元以上。

  大寨苗族乡党委政府看到唐菊带货数据背后的潜力,也明白特色产业对乡村振兴很重要。过去一年里,大寨苗族乡以市级四星级“烟草+蔬菜”现代农业园区为基础,采用烤烟、粮食、蔬菜、瓜果等套种(轮作)的土地高效利用模式,还完成了大寨村瓜果长廊的栽种,持续对烤烟现代化园区进行提档升级,争取能创成五星级烤烟现代化农业园区,也在努力推动创成省级“粮、烟、蔬、果、菌”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同时,推进大草坪万头生猪养殖场规范运营,这样就能给苗家腊肉等以猪肉为原料的特色农产品提供稳定且优质的原料。

  另外,为了打造更有影响力的地域特色品牌,乡政府组织专业团队,深入挖掘苗族传统民俗文化,再结合现代消费理念,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在人才培养和吸引方面,乡政府也下了功夫,过去半年内,举办了10场次电商培训、短视频制作培训等专业课程,累计培训村民人数超过500人次,让村民们掌握互联网营销技能,参与到特色产业发展中来。

  现在,在大寨苗族乡,像苗家腊肉这样的特色产业已经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带动了周边农产品加工、民俗文化体验、乡村旅游等多个产业一起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到产业链当中,在家门口就能有工作,增加收入,整个乡村呈现出一片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景象。

  展望未来,大寨苗族乡会继续利用好特色产业,挖掘本地的特色资源优势,依靠像唐菊这样的“新农人”群体,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完善产业链条,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相信过不了多久,大寨苗族乡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吸引更多人来到这里,见证它的变化。(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