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8日电(吴平华 徐诗琪 卢林佳)南稻北麦,一直以来是中国传统种植模式,也是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而小麦在南方也有它的“适应版本”,在宜宾叙州区就有这样一个地方,百亩小麦生机勃勃,长势喜人。

在合什镇高嘴村,绿油油的麦子连成麦浪,生机盎然、长势喜人。春风拂过,麦穗悠扬,空气中萦绕着麦苗的清香。麦田里,技术员谢长清正在进行日常巡地工作,通过检查叶片有无斑点、霉菌,从而判断小麦有无受虫害,“看小麦有没有病,主要要看叶面,有虫的话就会很明显。叶子的颜色也会和其他不一样,会变黄或者有粉粉、霉点之类的。”

春季回暖,眼下正是小麦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的关键时期。连日来,技术人员加大巡地频率,全力保障小麦的健康生长。目前麦子处于灌浆期,长势良好。
“麦穗还是比较长的,现在没有虫病,叶子上没有什么斑点,暂时没有病虫害。”完成巡地工作后,技术员谢长清总结了目前的生长情况。据叙州区合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艳介绍:“我们公司今年种植的小麦品种是蜀麦830,和市面上大部分的小麦品种相比,特点是生长周期短、抗病性强。目前看来,它和我们叙州区的气候是相适宜的,所以长势还是非常好。”
据了解,合什镇高嘴村的小麦田占地120余亩,于2024年11月份播种,预计今年4月底完成收割。据介绍,小麦种子、肥料等不仅得到了补贴资金,在种植期间,农技专家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开展小麦生产技术指导,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公司下一步将继续引进声波驱鸟器,全力为接下来的丰收护航。
何艳表示:“我们的小麦试产的亩产可达600斤左右,预计最迟在四月底完成收割。关于销售这方面,目前已有几家收购商与我们接洽了,基本上是不愁销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