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绵阳平武:科技赋能激活果梅产业新引擎
2025年07月08日 19:0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8日电 (胡宇 金伟)盛夏时节,走进绵阳市平武县平通羌族乡桅杆村,万亩果梅累累垂挂,空气中浮动着清冽果香。新架设的银色运输轨道如游龙穿行林间,果农将满筐梅果挂上滑车,按钮轻按,沿着轨道平稳滑向集运点。

果梅成熟挂满枝。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果梅是平通羌族乡的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平武县依托浙川东西部协作平台,高水平建成“果梅—生猪现代农业园区”,园区核心区域为平通羌族乡桅杆村、易大村,仅桅杆村就有7000余亩果梅,全乡青梅种植面积已突破2.3万亩。

  今年,平通羌族乡新建成果梅轨道运输系统,这条总长9公里的“空中走廊”,让运输效率大大提升,彻底告别了“肩挑背扛翻山梁”的历史。“过去一筐青梅从山上运下来要半个多小时,现在单轨车5分钟就到山下!”桅杆村副主任张小斌指着穿梭的轨道介绍,全村已安装8条单轨运输线,覆盖90%的山地果园。

轨道设备运输果梅。 金伟 摄

  据介绍,山地单轨运输机采用滚轮齿条式驱动,通过牵引载物台单轨行进,可装载约200公斤的物资。同时,单轨运输机可在狭窄空间穿行,可在岩石、土质地、砂地等不破坏原来基础的情况下架设轨道,最大程度保护生态环境。

  除了运输实现机械化外,果梅加工也有了新技术加持。在该乡新园村羌山果梅加工厂内,两台银色电炕设备正高速运转。工人轻触控制屏设定参数介绍说:“传统炕乌梅需4天,现在48小时完成,加工时间缩短50%!”这项创新技术,通过精准温控实现鲜果脱水、褐变一体化,单次处理量达400斤,更可兼容厚朴、黄连等中药材加工。

乌梅电炕设备。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电炕工艺对乌梅风味与营养物质的保留,更让产品品质获客商广泛好评。“明年将大规模投产!”加工厂负责人杨正文抚摸着乌梅褐亮的表皮,眼中映出产业链升级的希望。

  技术革新背后是产学研深度联动。平通羌族乡与西华大学签订梅蜜食品研发协议,推动果蜜、酵素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与此同时,招引落地企业建设青梅酒生产线,开发果梅酵素、果醋等食品,为果梅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供技术和市场支撑。

  “二月赏花,六月卖果”,“梅”景催生四季经济。每年二月,万亩梅花漫山竞放,吸引数万游客;入夏后,梅林又变身采摘体验园,形成“生态种植—精深加工—观光旅游”全链条。农旅融合模式使梅园成为四季“摇钱树”,更带动民宿、农家乐蓬勃发展。当地正依托富集的生态资源、便捷的交通条件,做精“梅林经济”,探索“以林兴业、以山富民”的全新发展路子。(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