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大运会“绿色低碳”关键词 成都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突破2500亿元
时间:2023年07月12日 13:52来源:封面新闻

  7月11日,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绿色低碳”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作情况发布。

  绿色出行:成都新能源车保有量约 51 万辆

  规划建设1650公里自行车专用道

  杨斌平介绍,绿色低碳正加快成为成都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以产业“建圈强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首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3.4%。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整治“散乱污”经营主体超2.1万家,第三产业占比优化为66.4%。

  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大力推进减煤、控油、稳气、增电,发展新能源。实施“蓉耀工程”电网补强项目,加快推进华能彭州燃机、崇州和大邑抽水蓄能、金堂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建设。强力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攻坚,全市非化石能源占比39.9%,单位GDP能耗远优于全国和四川省平均水平。

  绿色建筑加快普及。在省会城市中率先制定绿色建筑促进条例,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获得绿色建筑标识建筑面积3649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46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超过66%。

  绿色交通成网成势。不断强化“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发展与高效衔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位居全国城市第5位,日均客运量497万乘次,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超过60%。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入选全国首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规划建设1650公里自行车专用道,超大城市高峰通勤拥堵指数下降3.5%。截至今年 7 月,新能源车保有量约 51 万辆(较 2022 年底新增9.4万辆),占汽车比例的 8.2%。

  碳汇功能显著增强。全面建立林长制,系统推进龙泉山生态保护修复,加快构建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系统碳汇近200万吨。完成“百个公园”示范工程,实施增绿项目1.1万个,累计建成各级绿道6158公里,保护修复川西林盘1005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4.5%。

  绿色生活全面普及。设立每月5日绿色低碳出行日,共享单车日均骑行约220万人次,绿色出行成为市民通勤新风尚。成立全国首个环保类联合性志愿者社会组织,累计注册志愿者约13万人。连续5年发布绿色低碳发展蓝皮书、推出“低碳成都100案例”,发布生态惠民新场景TOP100。

  内生动力: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突破2500亿元

  与此同时,成都市注重完善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治理能力,激发城市内生动力。

  杨斌平介绍,在重塑城市空间格局方面,推动城乡形态从“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转变,实施差异化城市发展策略,以“三个做优做强”提升城市整体功能,着力打造24个重点示范片区,加快构建与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城市格局。

  成都市立足“双碳”产业新赛道,出台支持绿色低碳重点产业若干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低碳服务,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突破2500亿元。在国内首创提出构建以“碳惠天府”为品牌、以“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为双路径的碳普惠机制,填补了公众践行绿色低碳行为参与平台的空白。累计推出线上线下碳积分场景62个,用户数超过200万人,约9万吨碳减排量实现价值变现,不断夯实超大城市碳达峰碳中和的社会基础。

  在探索气候投融资路径方面,依托四川天府新区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印发气候投融资支持项目目录及认定规范,组建气候投融资促进中心,加快搭建气候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同时,布局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策源地。以“碳中和+”为核心,聚焦清洁低碳能源、资源碳中和、碳捕集与利用等六大研究方向,高标准组建天府永兴实验室,构建与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相配套的科技创新体系,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并出台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验收及奖补实施细则,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探索具有成都特色的“近零碳”实现路径,已确定首批24个近零碳园区、工业企业、公共机构、景区和社区试点建设名单。杨丹梨鹭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