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cxw > 四川日报

“艺”力同心 四川上千部文艺作品“云端”加入抗疫抗震
2022年09月16日 10:30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曹惠君

  中秋节当晚,四川人艺话剧《苏东坡》上线,与疫情期间居家的老百姓千里共婵娟;著名主持人海光在线朗诵李白的《把酒问月》,以消解大家的乡愁;泸定县磨西镇青青家园的孩子们接通远方的连麦,他们手绘了一幅幅嫦娥,献给正在观看节目的网友和帮助过他们的人……

  面对当前我省“9·5”泸定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困难叠加、多种挑战并存的非常考题,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和文艺工作者,用文艺作品“接力”,为四川加油打气,凝心聚力。截至9月12日,四川涌现出2000余件文艺作品,在各大网络平台上被上千万网友争相转发、点赞。

  24小时接力

  《在一起》唱响全网

  伏子光是广元剑阁人,“9·5”泸定地震发生后,他边看电视新闻报道边忍不住流泪,相似的感受唤醒他14年前的回忆。他至今还记得自己在汶川特大地震时的心理状态:“充满了无措、担心和紧张,非常想和亲人取得联系,非常渴望找到救援人员,只有大家待在一起,才有一种安全感。”

  9月6日,这种强烈的情绪还萦绕着伏子光,他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伏子光是北京八千里路(北京)文化传媒公司创始人,公司做过电影、歌曲等,他拨通合作伙伴贾永的电话,因为贾永也是汶川特大地震的亲历者,应该能感同身受。

  确实,在电话那头,贾永因“9·5”泸定地震早就悬起一颗心。贾永是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原社长、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时,贾永工作出差恰好就在四川,他第一时间前往汶川地震救援现场。后来芦山地震,他也加入了救援队伍。

  一时间,电话两头不少情绪和故事涌上心头。贾永说,最近四川先后遭遇高温干旱、疫情反弹、地震灾害,但四川人面对困难乐观的性格,以及“雄起”的那股劲儿,让他产生想写一首歌致敬这些可爱、不服输的人的激情。

  两人在电话里当机立断,马上创作一首歌,歌名就定为《在一起》。

  歌词腹稿几乎在与电话同步,半个小时就已经成型。伏子光一呼百应,音乐人沐凡用一个下午完成作曲、配器,歌手龚泽艺9月7日凌晨完成录音,后期编辑9月7日上午借助救援单位传来的现场视频,从中选取大量泸定地震一线的珍贵素材,剪辑出MV……北京、四川、山西、湖北等全国各地音乐人,在24小时里自发紧急集结,快速创作。

  “在一起就有温暖,在一起把爱传递,在一起就是力量,在一起见证生命奇迹,不离不弃永不分离,永不分离……”不到24小时,歌曲《在一起》上线,因为真挚朴实的歌词和旋律被网友喜爱、转发,新华社、学习强国等也纷纷转发,歌曲视频点击量超千万,网友纷纷留言:“四川加油,泸定加油!”

  曲艺轻骑兵变“大白”

  幽默川话进社区

  曲艺作品常常短小精悍又充满幽默感,和老百姓靠得近,接地气,因此被称作“文艺里的轻骑兵”,这段时间不少曲艺工作者也积极投身社区抗疫一线,或当起志愿者,或发挥文艺暖心的作用,丰富大家的宅家生活。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是中秋节,又是教师节。”9月10日下午,74岁的著名评书艺术家李伯清在抖音上发布小视频祝大家节日愉快,他说今年的中秋节有点特别,并空手比个“月饼”手势,当是送了月饼。网友开玩笑说:“这也太抠了!”之后,只见李伯清慢慢拿出一幅幅自己这段时间居家画的国画,这些画寓意节日快乐、疫情退散,网友纷纷叫好。

  “现在大家最需要的是实时感受和陪伴。”哈哈曲艺社社长田海龙说道,他一边和成员们一起创作曲艺作品,一边和不少成员也变成“大白”,加入社区志愿者的队伍中。上午,他和医护人员一起组织小区居民做核酸,录入信息。下午,他就在小区巡逻劝大家戴口罩不聚集。他偶尔会拿出手机把自己的志愿者见闻录下来,做成充满生活气息的VLOG,另一方面哈哈曲艺社在疫情期间也创作展播了《不要抢菜》《抗疫》等曲艺小视频,上线了网络公益微课堂。

  哈哈曲艺社里的预备党员、演员向雪飞创作拍摄的四川方言脱口秀《不要抢菜》,生动形象地劝大家理性购物,后又陆续推出《成都莫慌 出行正常》《菜市场正常营业》《做核酸 请带伞》《志愿者们都是谁?》《今天来当志愿者》等作品。这些生动、接地气、正能量满满的视频收获近400万网友关注点赞。

  在简阳,还有一位身患肺癌,每天都要服用止痛药却仍然坚持着金钱板传承的豁达老人——付勇太。8月31日,付勇太创作了金钱板《万众一心保平安》《不添乱》《居家就是做贡献》等小段子,呼吁大家积极配合政府防疫政策。这段时间,社区的主要点位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佩戴党员徽章和志愿者袖套,手拿小喇叭不懈地做宣传。中秋节当天,他还专门为社区居民表演自编的金钱板《做了核酸好团圆》,为小区居民带来科普,让防疫生活多了一丝轻松快乐。

  居家起舞弄清影

  中秋千里“共婵娟”

  9月10日晚,工作人员黄凯迪兴奋地和朋友分享消息:“《舞蹈风暴》人气舞者,青年舞蹈家陈添也参与到我们活动里啦。”当天正值中秋佳节,由成都市舞协等主办的“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暨“以舞抗疫 共圆中秋”线上共舞活动,特别上线中秋影像集,视频收录数百人居家起舞抗疫的瞬间,陪网友共度这个特别的节日。

  这个活动9月5日启动以来,获得全国200多位专业舞蹈工作者和群众积极回应,他们自发创作居家起舞的近千个视频,在短视频平台的点击量超300万次。

  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青年教师姜雨欣,是学校原创舞蹈作品《走祥云》的女主角,这部作品曾获得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提名奖。姜雨欣说:“作为舞者,我想在这个特殊又难忘的中秋节,丰富大家的居家生活。”穿上练功鞋,盘起头发,姜雨欣在家中的瑜伽垫上翩翩起舞,并用手机记录下来。舞蹈培训机构战旗美艺创始人罗莹,也是活动的响应者。她特意找出一件粉蓝色、有飘逸之感的古典服饰,伴随着《但愿人长久》的旋律,跳了一曲雅致的古典舞。“这支舞蹈也表达着我们的祈福,希望月圆、人圆、阖家团圆。”

  著名舞蹈家马承魁教授在北京闻讯,以一首《鸿雁》起舞发来祝福,他希望大家从肢体艺术中感受到舞蹈的力量:“无论经历怎样的艰难,我们一定能战胜困难。”

  专业舞者带队,不少文艺爱好者和市民也“接力”起舞,他们中有母女,有姐妹,有年仅6岁的小朋友,有退休工人,而更多的还是年轻人。

  居家起舞迎中秋,舞蹈自然也要呈现传统文化的主题。“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以苏轼《水调歌头》为词创作的《但愿人长久》为伴奏的乐曲,是本次活动中大家使用最多的音乐之一。此外,还有《长相思》《化蝶》《探清水河》《月圆花好》这些充满古色古香风格的音乐,配上参与者的唯美古典舞,再加上素色轻便麻衣、端庄旗袍、五彩汉服等,展现出浓浓的中国韵味。

  “艺”力同心云陪伴

  云上文艺持续上新

  抗疫“云陪伴”还在继续,并正在成为一种更为长久的文艺探索模式。

  9月12日,四川省文旅厅又更新一批线上展演内容,提供为期7天,包括四川大剧院2022“惠剧蓉城”首届惠民演出季优秀剧目在内的14场舞台剧、书法美术展等线上展演,“艺”起加油、“艺”起努力、“艺”起抗疫,川观新闻四川云·艺数平台也会进行全程直播。

  新展播的内容,有四川省各地的优秀文艺作品,如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的《金沙江上那座城》《苍穹之上》、自贡市川剧艺术中心的《惊蛰》、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的《龙门传说》;还有省外的优秀舞台艺术精品,如内蒙古斩获中国舞蹈专业最高奖项“荷花奖”、第十六届文华大奖的舞剧作品《草原英雄小姐妹》等。

  此前,从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归来的大型原创川剧《草鞋县令》9月2日当天就进行了线上直播,获得600多万人次关注,而在回到四川当天,还把艺术节中竞演“文华大奖”的现场表演片段进行直播,分享给观众。受邀参加艺术节的民族歌剧《同心结》紧随其后,9月8日,在顺利完成北京展演任务的同时,也以“云端演出”的形式,陪伴远在四川的父老乡亲居家抗疫。

  优中选优,四川还推出首批抗疫抗震主题作品,共计16个,类型分为歌曲、短视频、诗歌、杂技、摄影、曲艺、美术等。有的作品用航拍镜头记录下成都按下“暂停键”的珍贵瞬间;有的作品是艺术家居家隔空录制而成;有的作品用高难度的杂技语言张开双臂,搭起人墙,致敬抗疫工作者;有的作品用温暖的歌声歌颂抗震救灾的生命奇迹;有的作品用笔墨丹青绘就希望与力量。

  中秋时节四川还推出一场“中秋赏月云连麦”,省文联、省作协邀请文艺名家线上朗诵诗歌,还特别连线泸定、绵竹的孩子和教师……这些云演出也在川观新闻陆续展播。此外,川观新闻还推出夜读等长期栏目,疫情期间陪大家夜读文学作品“战疫”,平时为大家的夜间生活送来一丝思考。

  记者 李婷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