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cxw > 四川新闻网

四川高院编印答疑解惑100问
2024年06月08日 09:56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祝欢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6月7日讯(记者 谢川霞)“如何区分外部过问、内部过问、接触交往情形?”“法院工作人员遇到亲友、熟人请托转递涉案材料,是否需要记录报告?”“法院工作人员遇到亲友、熟人咨询法律问题或诉讼程序问题,是否需要记录报告?”……近日,四川高院编印的《贯彻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100问》,对以上问题有了权威详细解答,解决了法院工作人员在执行中央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过程中的诸多疑惑顾虑问题。

  四川高院在全国首创以问答并编印成手册形式,全面系统解读“三个规定”政策要求,逐一解答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制度要点、填报疑点、工作重点。针对近年全省法院执行“三个规定”中的“不愿报、不敢报、不知道如何报”等问题,2023年9月,四川高院督察室结合全省法院“三个规定”贯彻落实情况大督查工作,全面收集贯彻执行“三个规定”存在的问题、法院干警的填报疑点和困惑等等,成立“三个规定”学习问答手册编写组,对“三个规定”制度原文、最高人民法院配套文件要求及张军院长讲话精神再学习、再研究、再讨论,分类梳理形成100个问题,并逐条予以回答。“对于其中重点难点多次组织专题研究,并积极争取最高人民法院督察局指导,形成初稿后在全省三级法院广泛征求意见,历经6稿修改最终成书。”四川高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近年来,四川高院始终把严格执行“三个规定”作为促进公正廉洁司法的重要措施摆在突出位置,引导全省法院干警牢固树立“如实记录报告是责任,不如实记录报告是违纪”的意识,采取每月通报、提醒约谈、责任倒查等方式,督促全省法院干警“有问必录、应报尽报”,形成严格执行“三个规定”的良好氛围,有力规范了法院干警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等接触交往行为。(四川高院供图)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