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cxw > 红星新闻

从“菜篮子”到“种芯片” 四川首张蒜种生产经营许可证花落成都
2025年03月06日 09:33 来源:红星新闻 编辑:曹惠君

  3月5日,记者从成都种业集团获悉,成都种业集团获得了蔬菜和樱桃2个品类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其中蔬菜包括了“红七星”“川蒜1号”等7个大蒜品种,标志着四川省首张大蒜种子生产经营资质的诞生。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填补了省内大蒜种业规范化管理的空白,更为川滇两地大蒜产业规范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云南紫皮独头蒜占据全国7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核心种源90%源自成都大蒜。得益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成都平原培育的优质蒜种在云南高海拔地区独蒜转化率可达80%-90%,成为助农增收的“黄金密码”,而成都又是云南独头蒜的最大消费市场。依托“川育种,滇成独”的独特产业生态,川滇两地形成了大蒜产业“种源-种植-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然而,大蒜种性退化、品种掺杂、供应链分散等问题日益凸显。“产业升级迫在眉睫,这是我们申请大蒜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的原因”,成都种业集团蒜种项目负责人龙小凤说,“成都蒜种面临上述痛点,云南种植户也面临种源采购成本高、纯度难保障的双重困境,非常需要尽快构建标准化的大蒜种业体系。”

  针对成都蒜种面临的痛点,成都种业集团创新打造“链主引领+院所协同+生产联合+许可护航”模式,着力构建全链条大蒜种业体系。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成都种业集团联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蔬菜岗位专家、四川省农科院李志团队,在成都彭州建立了62亩核心试验基地,同步推进新品种选育、老品种提纯复壮,致力于成都蒜种种性恢复提升的关键技术攻关。同时,双方还共同制定成都蒜种生产技术规程和地方蒜种标准,为产业规范化发展提供支撑。

  在标准化生产环节,成都种业集团携手成都郫都区德之源等专业合作社,推进标准化制种流程,确保种源纯度≥93%。同时,通过引入机械化播种收获、工业化风干等技术,在大大提升生产效率、节约综合成本的同时,又高效保障了蒜种品质,真正助推蒜种产业的提质增效。

  成都种业集团总经理曾毅说,“此次申办大蒜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是推动成都大蒜从‘农产品’向‘种子’身份转换的关键一环。”云南种植户也可以凭借“种子身份证”直采优质种源,彻底告别传统“盲盒式”采购模式。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颁发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包含了蔬菜和樱桃2个品类,其中蔬菜包括了“红七星”“川蒜1号”等7个大蒜品种。曾毅表示,成都种业集团将持续迭代新品种,利用大蒜活性成分丰富的特质,推进“成都蒜种+”的创新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推动成都蒜种和云南独头蒜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建立品牌优势,也更好服务城市保供和乡村产业振兴。

  同时,公司将持续深化种业“芯片”创新,推出突破性新品种,构建体系化支撑和服务成都乃至大西南的种业服务网络,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种芯”力量。(记者 彭惊)

  (来源:红星新闻)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