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cxw > 中新网四川

四川落地首个双向赋能“零碳”办公场所 居民实现“进一扇门、办多件事”
2025年11月05日 19:4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5日电 (刘忠俊 邓雅方)11月5日,四川省首个双向赋能“零碳”办公场所在成都青羊区草堂街道正式启用。该场所由草堂街道与国网成都供电公司青羊供电中心联合打造,升级改造后可办理社保、水电气报装等107项民生业务,实现社区居民“进一扇门、办多件事”。

工作人员现场向市民讲解一户多人口用电优惠政策。黄盛 摄

  据了解,早在2024年9月,青羊区草堂街道草堂路社区便与青羊供电中心草堂供电营业所合作,在四川率先推出“政企融合”服务模式,推动社区与供电办公、服务融合。2025年10月,双方进一步升级办公场所及信息系统,将“一站式”办理业务拓展至107项。

  “这一模式破解了资源壁垒。”成都青羊区草堂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徐睿表示,通过“阵地共建、队伍共育、业务共办、需求共答”的“四共”机制,居民办事效率显著提升,社区也向绿色智慧方向迈进。

  此次启用的办公场所,以“零碳”为核心目标,构建了“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系统每月可提供3000余度清洁电力,能满足办公及居民活动空间用电需求。”草堂供电营业所副所长郑茜元介绍,该系统通过分布式光伏电站与储能设施结合,实现全流程“零碳排放”。

  除业务办理外,场所还设有爱心驿站、阅读空间及文化活动区域,均由绿色电力支撑,居民可免费使用。“现在办业务方便,还能在这里看书、参加活动,生活更丰富了。”居民康承佳说。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老旧小区充电设施不足问题,双方推出“预装+路侧+移动”三位一体充电服务,缓解新能源汽车“停车难、安装难”;依托“数治哨兵”大数据平台,打破电力与社区治理数据壁垒,通过分析居民用电行为,让社区安全管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警”。

  下一步,成都青羊区草堂街道与青羊供电中心将继续深化“政企融合”模式,拓展合作领域,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